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正文
投稿

定西渭源县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纪实

2016-05-24 08:29:4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雷轶涵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药“财”筑就脱贫路渭源县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纪实

  初夏时节,走进风光如画的渭水源头,广袤的田野上各类中药材生长正旺,新建的中药材市场上交易异常火爆,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各类设备开足马力加速生产……到处可以感受到中医药产业为当地群众带来的富足与喜悦。

  去年,定西市渭源县中医药综合产值达到13.9亿元,217个行政村中中医药产业收入占一半以上的村达到123个,农民人均从中医药产业中获得收入1518元,成为脱贫攻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提升科技含量

  渭源县是“中国党参之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产业基地”这一目标,县上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出台《渭源县中医药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认真谋划种植基地、产业园区和骨干项目建设,为推动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产业发展,科技当先。该县坚持把科技研发作为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建立科技合作协议,共建产业示范和人才培养基地,狠抓道地中药材品种提纯复壮和新品种扩繁改良。启动建设渭源县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和中药材质量检测站,成功选育“渭党1号”、“渭党2号”等优质品种,全县建成优质种子生产基地5000亩、种苗繁育基地4万亩。编制完成党参、当归、黄芪大宗中药材质量安全标准和规范化操作技术规程,制定白条党参生产质量安全和饮片加工质量两个地方标准,富硒黄芪栽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当归膜侧斜植栽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生产水平,在全省推广。完成渭源县无公害中药材(党参)产地和白条党参原产地地理标记认证,不断扩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全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无公害种植20.1万亩、标准化种植12万亩。

  完善流通管道

  为了进一步完善流通体系、拓宽营销渠道,渭源县先后建成了渭水源中药材中心市场、会川江能中药材饮片市场以及会川三角路、东升、莲峰、新寨4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中医药产业合作社155家,设立收购网点160多个。建成“西部中药材交易网”、“中国黄芪网”等电商平台,建成中药材产业网和企业商业网站15个,发展淘宝网店30多个,吸引安徽、福建等10多个省市的1000多名客商常年在渭源收购交易。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市场、产地集散市场、专业合作社、田间地头收购站点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中医药营销网络体系,年交易量达到7万吨以上。

  作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和集散地,该县努力构建仓储量与产业总量相匹配的物流体系。县上引进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的湖北九州通医药集团,斥资30亿元建设物流园。大力推广中药材气调贮存养护技术,探索无硫保鲜仓储方法,发展适合加工贩运大户和药农需求的中小型安全仓储设施,提高中药材仓储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县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3万吨,年交易量10万吨,交易额达16亿元。

  促进转化增值

  为了促进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就地转化增值,渭源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业集中区开发面积达到3.04平方公里,被省工信委确定为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先后引进佛慈、广印堂等一批企业落户渭源,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65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8家,通过GMP认证企业21家,带动发展中药材个体加工户1200多户,年加工中药材6万吨,实现产值7.6亿元。

  在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新征途上,渭源县正在立足资源优势,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奋力谱写中医药产业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崭新篇章。(记者 赵全福 通讯员 符丽云)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雷轶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