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兰州戏楼历经沧桑
“金城第一戏楼”宏伟壮丽,它承载着兰州老戏楼数百年来的风雨沧桑。明清以来,兰州地区戏剧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东起榆中,西至永登,戏楼竟有百座之多。尤其适逢各种节日,前来看戏的观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而大戏一台接着一台,从白天唱到夜晚。那时候的兰州人以大戏为乐,有时热闹之势胜于过年。正如兰州五泉山山门前原有戏楼的对联写的:“邹兰谷扬言而后,开忠义先声人皆侧耳,韵何远情何深,廊庙为忧,万古河山留绝调;段柏轩唱道以来,发圣贤遗响谁不昂头,曲弥高和弥寡,林泉可乐,一天风雨问知音。”
兰州的戏曲早在隋唐时期就有艺人演出。金代邓千江在《望海潮》就隐隐约约地提到兰州的歌舞戏剧情形。自明清以来,戏剧鼎盛一时,戏楼自然层出不穷。自然,兰州作为丝绸之路重镇,来来往往的商队,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带火了戏剧表演,戏楼也就多了起来。有资料记载,兰州的戏楼多种多样。戏楼有神庙戏楼、会馆戏楼、商业戏楼、官宦戏楼、家族祠堂戏楼等形式。从明代至今600余年间,金城戏楼的修建一直没有间断过,如今那些残存的老戏楼见证着兰州戏曲繁华的历史岁月。
兰州最早的、比较有名的戏楼有两座。一座是府城隍庙的戏楼,修建在山门顶上,坐北朝南,楼高15米,可惜的是1985年毁于意外失火。另一座是金天观戏楼,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这座戏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比较大。每年农历的八月初一到初十,台上锣鼓喧天,艺人粉墨登场,台下人头攒动,喝彩声不断,热闹非凡,1953年因修铁路这座明代戏楼被拆除了。此外,陕西会馆戏楼坐落在贡元巷口,建于咸丰五年,整座戏楼修建得秀丽玲珑,木雕彩绘精美异常。位于兰州东50公里的青城镇,戏楼多时达到了5座,这对于一个小镇来说是一种骄傲,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兰州人对戏曲的喜爱。
兰州的戏楼主要以表演秦腔为主。清末,兰州秦腔名角三元官以及两个徒弟福庆子和十娃子,演技精湛,在兰州城内影响很大。老一辈艺人如唐待招、十二红、麻子红、富宝子等;新一代艺人如窦凤琴、谭建勋、雷通霞、边肖等都可称得上秦腔历史上兰州的杰出代表;《游西湖》《火焰驹》《斩秦英》《三娘教子》《柜中缘》等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剧目。
岁月蹉跎,光阴易逝。岁月回眸,许多名家谢世了,许多戏楼消失了。但一座座记忆中戏楼仍像一座座博物馆,刊载着兰州戏曲数百年来的兴衰起伏,昔日城镇乡村大戏连台精彩演出的灿烂华章,当年生旦净末丑粉墨人生的无言陈述,当然也展示着古代能工巧匠聪明睿智的精深建构。在历史的记忆中,这座座戏楼的沧桑身影仍然承载着历史赋予的使命,数百年来唱不尽秦韵京声,道不完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