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陇南 正文
投稿

正月十五 一起走进陇南文县体验白马民俗

2016-01-21 08:51:54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正月十五 一起走进文县体验白马民俗

  中国甘肃网1月2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记者 方言 实习生 余蔚文) 第二届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将于2016年2月22日至23日(农历正月十五至十六)在陇南市文县举行。1月2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陇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昉,文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立新介绍旅游节相关情况。

  打造白马人民俗文化品牌

  第二届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以“白马情·中国梦”为主题,主要活动内容包括:白马人民歌大奖赛、旅游节开幕式、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成果展、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摄影大奖赛及摄影展、白马人民俗文化体验活动、文化旅游电商产品展暨文化旅游项目推介会及相关民间文化活动。

  据张昉介绍,2月22日(正月十五)上午的开幕式,将在文县县城剧院举行,届时将有精彩的白马人民俗文化歌舞《白马·圣典》的表演,这也是此次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的一大亮点。2015年,为节会专门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白马·印记》在省城兰州及陇南市巡回演出15场,广受好评。

  据张立新介绍,去年的第一届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吸引国内外数万旅客赴陇南、文县观光旅游,使白马人这个“养在深谷人未识”的民族逐渐被世人所了解。陇南、文县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绝美壮丽的自然风光,也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流连忘返。

  白马人,古老氐族的后裔

  白马人是历史上古老氐族的后裔。学术界认为,氐族的发展壮大始自东汉。西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陇南曾是氐族主要聚居地和活动区域,曾先后建立“仇池国”、“武都国”、“阴平国”等地方政权,前后延续了380多年。目前,白马人主要生活在陇南市文县铁楼乡白马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境内,总人口约1.4万人。悠久的历史、独具个性的民族特色,构成了独树一帜的白马人民俗文化。

  近年来,陇南市和文县高度重视白马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先后举办了两届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研讨会,并于2015年举办了第一届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近年来,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协、兰州大学文化学者和全国白马人文化研究人士也多次深入文县实地调查研究,对民俗文化原始资料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取得丰硕成果,出版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以及《文县白马人》、《白马人民俗文化图录》等专著。

  “池哥昼”被列为国家非遗

  白马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白马人的音乐、舞蹈种类很多,不管在劳作当中还是在劳作之余,不论逢年过节还是平常生活,都离不开歌舞。面具舞“池哥昼”是至今还遗存在白马人生活中的一种古老的具有原始风貌的群体祭祀舞蹈,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歌昼傩[nuó]舞技艺”及“土琵琶弹唱活动(异地)”得到“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之最)”认证。目前,文县铁楼乡草河坝、案板地、石门沟以及石鸡坝乡哈南村等4个村被住建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