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正文
投稿

甘肃教育“精准扶贫”致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6-01-20 11:18:16 来源:中新网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中新网兰州1月19日电(刘玉桃)“虽然我们学校在大山沟里,但是如今我们有多媒体教室、有绿草坪足球场、有美术、音乐专业老师,每年都有老师出去交流学习,带回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较之以前都有大幅度提高。”甘肃榆中县乡村教师汪宁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谈起近年的变化如是说。

  甘肃农村条件艰苦,基础设施差,教学模式陈旧落后,学前教育“入园难”等一系列问题,阻碍农村偏远地区民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愿望,也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甘肃官方“1+17”精准扶贫的方案,针对这些特点,甘肃教育亦以具体举措启动“精准扶贫”。

  甘肃政协委员、甘肃教育厅长王嘉毅在“两会”期间表示,“十二五”期间,甘肃教育有问题有困难,但是发展还是比较迅速,学前教育到2015年底三年的毛入园率达到75%,发展速度超出我们的想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有所提高,基层学校教学设备得到更新完善,农村教学质量提高了,原本流向城市的农村生源出现回流现象,主要得益于教育“精准扶贫”。

  近年来,甘肃实施“7+1”精准扶贫教育专项支持计划,出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民族教育、学生资助、高校招生7个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革命老区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简称“7+1”),着力在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促进职教发展、设立高考专项招生、加大资助与免费力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精准扶贫,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扶贫脱贫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

  王嘉毅表示,以前提起甘肃,那是逃荒要饭的地方。近年来,甘肃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全省“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甘肃的贫困程度逐渐减轻。而教育在扶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长远之举。

  甘肃自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改薄”项目推进,2015落实年资金45.9亿元,项目惠及义务教育薄弱学校6493所、学生160.53万人。此外,实行省内中职教育全免学费,2015年面向贫困县招收“两后生”6万余人,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11万人次。把扶贫招生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对贫困家庭考生单设批次、单列计划、单独录取,今年各类招生扶贫专项共录取贫困地区学生2.23万人,有效扩大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机会。

  为解决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2014年,甘肃新改扩建幼儿园316所,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乡镇幼儿园全覆盖,毛入园率达到70%,2015年起推动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实施农村幼儿园建设项目1177个,其中集中连片贫困县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939所,建设藏区双语幼儿园113所,缓解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入园难”。

  甘肃教育部门通过精准调研,因地制宜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7年,阿克塞、肃南、肃北、天祝、合作等5县(市)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生生活设施基本满足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

  王嘉毅表示,甘肃教育工作取得很多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农村出现“空壳学校”,城市出现“大班额”现象,缓解这种现象的方法,首先把农村学校办好,提高农村教师质量,让农村生源愿意留在本地,像在甘肃崇信县一带农村学生出现回流,原本进城的不进了,一定程度遏制城区“大班额”的现象。

  王嘉毅表示,从城市来说,也要扩充资源,满足他的需求,保证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机会,扩资源,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在新建的小区设幼儿园和小学,另外实行大学区制,几所学校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缓解大班额的问题。

  甘肃“两会”上,甘肃省长刘伟平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甘肃将继续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加强高等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推进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支持民族地区提高双语教育水平,加快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将其建成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的试验区。(完)

文章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狄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