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陇南 正文
投稿

陇南武都人的小康路

2016-01-14 09:56:33 来源:中国甘肃网-陇南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祝彦军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武都人的小康路

  记者 白杨

  在全省,要问哪里的贫困村最多,哪里的贫困面最大?当数陇南市武都区!

  到目前为止,那里还有占陇南市贫困村21%的11.81万贫困人口,分布在高寒阴湿区、半山干旱区和林缘区的马营、洛塘、隆兴、藏族集聚区四大特困片区。为了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武都区依托资源优势,大打特色产业牌,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绿色脱贫之路。

  夯实脱贫基础深山中铺就“小康路”

  “终于有公路了,罗家山人的好日子有盼头了!”当看着祖祖辈辈期盼的“大路”修到家门口,武都区磨坝乡潘家湾村罗家山社70多岁的杨庭奎老人喜极而泣。由于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困扰罗家山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村里的花椒、中药材也卖上了好价钱。

  多少年来,武都马营、洛塘、隆兴、藏族集聚区4个特困片区17个乡镇296个行政村发展基础脆弱,后续能力不足,一直是扶贫攻坚工作中的“拦路虎”。为了啃下特困片区这一“硬骨头”,武都区整合交通、水利、教育等项目资金和帮扶力量,将9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和80%以上的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向特困片区倾斜,聚焦发力,集中突破,形成了扶贫攻坚的“拳头效应”。去年建成通车的五阳公路,让多年被大山围困的武都五马、裕河等乡镇的群众走向山外的世界。115个村的通村道路硬化工程、156个村的安全饮水项目、23个贫困村和42个自然村的农网改造工程、188个村的标准化卫生室项目和3000户危房改造项目,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得以改善,贫困片区群众的内生动力大大增强。“明年再拿下4个村,全乡24个村子就全部通水泥路了。”对于马营的变化,马营镇干部石朋军的喜悦溢于言表。而礼武公路的建设,更是马营特困片区加快发展步伐的交通大动脉。基于此,在保护好原有3万亩退耕还林的基础上,马营镇计划每年至少栽树200万株,力争实现适宜植树的地方全覆盖,等树长起来,就可以发展林下经济,搞活乡村旅游。

  因地制宜施策“泥窝窝”变身“聚宝盆”

  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创新思路,培育壮大具备区域优势的当家品种,或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或数乡一业,形成了区有特色、乡有强项、村有主业、生产基地有龙头、农特产品有市场的产业发展格局。

  “太冷了,一年的无霜期不过120天,大部分村子连小麦都不能种,只能种些土豆、燕麦。”对于马营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在这里工作已10年的镇党委书记王海滨深有感触。但是,那里的当归、党参等中药材却品质优良。然而,由于当地群众种植技术落后,品种退化,药材种植的经济效益十分低下。为此,区上专门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多方筹资600多万元,为中药材加工销售户提供贴息贷款;对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给予奖励扶持。引进当归、红黄芪、独活、羌活、四倍体黄芩和岷归1号、岷归2号、岷归3号,建设育苗基地以及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中药材种植季节,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为群众传授新技术。往年仅靠打工收入维持生计的刘早社,今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种植8.3亩当归,收入5.2万元。目前,中药材产业成为全区高寒阴湿片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精准产业。今年发展当归、红黄芪、羌活等中药材12.31万亩,总产值3亿元,累计达到20.21万亩。在全国享有盛名的花椒、油橄榄是武都的“金字招牌”,为了让种植区群众早日脱贫,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油橄榄产业发展基金,并结合中央、省、市下达的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能人大户和企业拍卖、承包荒山荒坡,鼓励农民土地流转,集中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油橄榄园,全力打造白龙江沿岸百公里高标准油橄榄带,使该区油橄榄种植面积达到36.2万亩,占全国的60%。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93%,油橄榄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是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截至目前,武都区仅以花椒、油橄榄、核桃、茶叶、中药材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面积就达到200多万亩,特色产业挑起了精准扶贫的大梁,武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脱贫之路。

  金融电商铺路“土疙瘩”成了“金疙瘩”

  为了让群众手上的“土疙瘩”变成脱贫致富的“金疙瘩”,武都区走出了“金融+电商”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路子。

  为了解决贫困户贷款难,武都区完善金融扶贫机制,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延伸服务网点、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在油橄榄收购时节,兰州银行武都东江支行进企业下农村,为武都最大的油橄榄加工企业祥宇油橄榄公司推出企业与种植户卡对卡特色服务,解决了鲜果收购期间的一系列难题。同时,全面推行“三权”抵押贷款,把农村“沉睡的资源”变成了“流动的资本”,并及时发放双联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最大限度地解决贫困户资金周转短缺问题。

  “真没想到,在网上开店,不光把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还实现了返乡创业梦。”武都区姚寨镇农民姚玉宝自2014年在家门口开办网店以后,便结束了以往东奔西跑的打工生涯。目前,他的“陇上珍品汇”网店信誉等级已达一皇冠,销售土特产品7000多笔,销售总额80多万元。往年,虽然武都特色农产品繁多,但是农民受制于地域条件、文化水平、信息交流等条件,头枕金山打瞌睡,手里的宝贝变不成钱。为此,区上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强化财政金融支撑,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及时解决困难问题,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农村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办网店。同时,通过建园区、搭平台、架光缆、修公路、畅物流,助推电子商务发展。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万众创业、协会规范、微媒营销等手段,建起了覆盖36个乡镇、650个村和产业经合组织、个体的天猫淘宝小商品网店、团购网站为主的电商经营体系。林业、农业部门立足于花椒、油橄榄等林果产品,木耳菌类等林下产品,油橄榄、油松、落叶松、云杉等苗木种子产品,和红芪、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奶花芸豆、红小豆、苦荞等小杂粮,裕河茶叶,积极服务支持相关行业企业、协会、合作社实现电商转化,开展散装大宗货电商化销售的技术服务工作。各个乡镇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挖掘培育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网货,着力建设村社网店,开展农产品自产自销为主的小商品电商销售。截至目前,全区有效运营网店已达1316家,电商总销售额突破2.89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陇南日报 责任编辑:祝彦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