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
近日,福州金桥学校学生发微博称,学校强制学生更换校服,两套880元。一些学生觉得,这个校服价格明显太高。在福州金桥学校上学的陈同学称,前几日,他收到老师的短信,说要更换校服,价格为880元两套。“原先的校服是运动服样式,据说现在的校服比较好看,变成‘韩式’校服,但440元一套的价格令人难以接受。”
(1月3日《海峡都市报》)
学校换校服,有学生和家长说贵了,自然矛头要指向学校。对此,学校也会觉得很冤。问题是,校服贵不贵究竟谁说了算?怎样定价校服才算不贵?
据学校负责人称,前段时间,学校在微信服务号上发起一个投票,选出学生喜欢的校服样式,学校统一采购。经近千位同学投票后,学校选定了其中一种方案。校服分为5件套,衬衫、毛衣、外套、裤子(男生)、裙子(女生)、蝴蝶结,服装厂的报价是每套440元。“采用的面料都是比较好的,对比网上的价格并不贵,学生也是自愿购买。”学校的意思是:其一,购买是自愿的;其二,校服分为5件套,每套收取440元,出厂价,而且采用的面料都是比较好的。如果学校说的是事实,校服应该是不贵的,学生和家长似乎没有理由说贵。
其实,校服贵不贵,不能只看价格,而要看校服的质量。换言之,就是要看校服是否物有所值。对于校服,不能说价格高点就是贵了,不能一说校服,就说校长和学校拿了回扣,就说学校存在猫腻。这种“习惯性质疑”显然不是好习惯,都这样质疑,学校还怎么做事?
不过,这也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和家长。在校服贵不贵的背后,存在两个普遍性问题:第一,透明化。校服的许多质疑都是由不够透明引起的。校服从采购到定价格,凡是涉及到校服的每一个环节,都该是公开透明的,这就需要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和家长全过程参与,如此,才有公信力;第二,校服要从运动服变成“美服”,质量和样式都要提升,价格自然要上涨,但一旦上涨,有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学生家庭就会觉得贵。
校服的问题由来已久,校服诚然不必追求“高大上”,但也应该向“美服”方向发展,这就会遭遇价格贵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校服采购的透明化问题,校服的问题恐怕很难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