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成县:路畅村美产业兴

2025-11-18 16:15 来源:中国甘肃网

冬日的成县鸡峰镇阴湾村 李峙江/摄

  初冬的成县鸡峰镇被一层淡淡的寒意轻抚,却也因畅行无阻的路网而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一条条平坦整洁的乡村公路蜿蜒伸展,如同灵动的脉络,串联起镇里的各个村落与产业区域,勾勒出路畅、村美、产业兴的乡村山水画卷。

  车子走在通往金葡村的通村公路上,放眼望去,连绵的青山间,乡村公路如同白色丝带蜿蜒盘旋,路两旁整齐排列的行道树,像是列队的卫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群众三三两两,或用镰刀清理道路两旁的杂草,或清理排水渠内的杂物,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干劲十足。

  “我村聚焦保畅通、除隐患、提颜值的农村公路养护目标,组建10人的村级公路养护队,常态化开展修复路面、清理排水渠、补栽花卉提升景观,形成了农村公路有人管、有人干、有标准的工作格局。”鸡峰镇金葡村党支部书记张克锋说。

金葡村群众修复悬空路面 刘建军/摄

  农村公路大养护行动是鸡峰镇今年推进乡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针对镇域内农村道路养护量大、面宽的难题,鸡峰镇建立起“镇级统筹+村级联动+网格排查”三级隐患排查机制,聚焦路面、路基、涵洞、边沟、安防设施及路域环境等重点,对全镇650余公里村社道路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大排查,建立起隐患台账。同时,按照“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的原则,对各类排查出的道路隐患开展精准化整治攻坚,各村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扛责任,带头投身清沟、培土、补路等攻坚任务,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形成全民参与、全域推进的养护热潮。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发动2500余人次,修整路肩140公里、疏通边沟115公里、清理滑坡塌方16处800余方、修复悬空路面9处约4公里、修补破损路面45处约3公里。同时,在主干道及村社道路两边补栽马莲约30公里,不仅有效增强了路基稳定性,更营造出‘路在绿中延、车在景中行’的生态景观效果,实现了公路功能性、安全性与观赏性的有机统一。”鸡峰镇副镇长姚小平说。

  乡村公路是群众出行的“幸福路”,也是产业发展的“致富路”。鸡峰镇在做好公路隐患排查与整治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公路+”发展模式,将公路建设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串起千家万户,连接起广阔乡村的新生活,成为连接外界的“幸福纽带”。

  “以前我们卖核桃、药材要步行背到镇上,雨天摔个跟头是常事。”鸡峰镇金葡村种植大户张会林指着路边晾晒的中药材感慨,“公路畅通了,中药材从地头就能装车,大大地节省了人力和运输成本,种植的效益提升了很多!”如今货车直通家门口,中药材、核桃等土特产出村更便捷,公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

  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金葡村不仅发展苦参、桔梗等中药材2470亩,核桃780余亩,而且成功引进县内龙头企业投资300万元,建成540亩的林下经济种植基地,带领群众种植天麻、淫羊藿、白芨等特色中药材,用新的理念和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升级和创新,让乡村发展焕发新的活力。

  文旅发展同样借路起飞。鸡峰镇借助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一核心文旅IP,精心打造“公路+农家乐”集群,推出柴火鸡、山野菜等特色美食,让游客在赏景之余品味乡村风味,直接解决60余名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推动乡村旅游从“单点分散游”向“全域联动游”升级,进一步释放“路连景、景带业”的旅游经济活力。

群众自发组织修复受损道路 刘建军/摄

  “以前山路弯弯难行,想带家人来鸡峰山看云海都犯怵,现在旅游公路又宽又平,县城开车半小时就到,沿途还能赏风景、摘果蔬,太方便了!”来自陕西汉中的游客李合政站在鸡峰山观景台,望着脚下蜿蜒的生态旅游路感慨道。

  公路大养护行动不仅畅通了群众的出行路,还拓宽了产业发展的致富路。成县鸡峰镇以“公路+产业+文旅”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将乡村公路作为撬动乡村发展的“关键支点”,真正实现了“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让“最美风景在‘路’上”从愿景照进现实。

  通讯员 刘建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