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药香引富来

眼下,正值中药材采挖黄金期,在庄浪县永宁镇南梁中药材种植基地,3500亩中药材迎来集中采收。采挖机轰鸣穿梭,将一颗颗饱满的药材翻出土壤;数十名工人紧随其后,熟练地分拣、装袋。田间地头机声阵阵,漫山遍野药香沁人,一幅丰收繁忙的画卷在梯田间铺展。
永宁镇地处关山高寒阴湿区,黄绵土与黑麻土的独特土质,成为中药材生长的“天然温床”。连日来,赵湾村种植大户王成回,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机械与人工全力采收。
“我今年流转土地承包种植中药材是300多亩,主要有丹参、还款冬花和黄芪。现在到了采挖季节,今年药材长势好,是个丰收年,每亩大概纯收入是1000多元,预计月底就能采挖结束。今年收益不错,我明年打算扩大种植规模,继续做中药材产业。”王成回话语里满是干劲。

王成回的增收故事,是永宁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近年来,该镇将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以基地为核心、示范户为标杆,推动种植规模与效益连年提升。今年全镇中药材种植达6000亩,其中集中连片3000亩,带动农户分散种植3000亩。镇上还盘活闲置小学,改建为中药材晾晒加工厂,大幅提升了储存、初加工能力,为产业增值筑牢根基。
“明年计划以南梁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中心,全镇种植药材8000亩,建成一处中药材育苗基地。同时注重发挥联农带农机制,吸纳27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劳务收入355万元以上。”永宁镇党委副书记田富介绍到。
如今,永宁镇中药材产业已实现种收机械化、晾晒专区化、加工产业化、销售订单化,正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加速迈进。这个富民产业让群众既拿土地“租金”,又赚务工“薪金”,还得产业“现金”,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名片”和群众增收的“钱袋子”。
通讯员 赵彦林 杨璇
- 2025-11-14庄浪:“薯”链条融合发展 “薯”产业提质增效
- 2025-11-14泾川:冬闲变冬忙 机械管园促丰收
- 2025-11-14临泽:蔬菜大棚绿意浓“芹”劳致富腰包鼓
- 2025-11-14宁县:小洋姜成了群众致富的“金疙瘩”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