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漳县:“金叶子”铺就增收致富路

2025-08-15 11:14 来源:中国甘肃网

 漳县殪虎桥镇竹林沟村的野生淫羊藿大田驯化基地

  初秋时节,漳县殪虎桥镇竹林沟村的野生淫羊藿大田驯化基地里,一簇簇淫羊藿叶绿枝茂、生机盎然。这一片片绿油油的叶子,既是撬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金叶子”,更成为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收割、装袋、搬运……在种植基地,处处是忙碌的身影。在一片片遮光网覆盖的田地里,成熟的淫羊藿长势喜人,朱娟娟正带领村民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收药材,劳作的场景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采收有讲究,得剪大留小、剪老留嫩、剪高留矮,茎秆也要剪得矮一些,这样才能保证后续长势。”朱娟娟一边指导采收,一边说,目前已经联系好了收购商,后续将以合适的价格出售,销路完全不用愁。

  “公司始建于2022年10月,截至目前已种植淫羊藿230亩,今年从七月中旬开始采收,平均每天采收鲜药一千公斤,亩产量130斤,每亩收益4000元以上。每天用工30人。”漳县林投公司副总经理朱娟娟说。

  淫羊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仙灵脾、三枝九叶草,其茎、叶、根均可入药,具有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是多种中药方剂的重要原料,市场需求一直很旺盛。而淫羊藿产业从种植、管护到采收的全流程,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尤其是村里的留守妇女,不用外出奔波,就能就近务工增收。“以前农闲时只能在家待着,现在基地建到了村里,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漳县殪虎桥镇竹林沟村村民朱建忠笑着说。

村民正在野生淫羊藿大田驯化基地劳作

  漳县殪虎桥竹林沟村村民朱建忠告诉笔者,“我在这里干活已经三年了,一年干8个月时间,一年挣1万多块钱。村里的40多个闲余劳动人员既能把自己的庄稼种上,又利用闲时间在基地挣点生活费,解决经济上的压力。”

  近年来,漳县殪虎桥镇以中药材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推动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通过精心培育野生淫羊藿等特色中药材,不仅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更探索出一条“点绿成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带动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通讯员 李志斌 魏彩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