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戈壁变“绿洲”!民乐智能温室年产值超百亿

2025-08-01 11:36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刘姗 

  在祁连山北麓的民乐县戈壁荒滩上,一座占地百万平米的智能温室集群正以科技之力重塑传统农业格局。通过“光伏+智能温室”创新模式,将戈壁变为年产值超百亿的现代农业高地。

  近日,由民乐县委、县政府主办,民乐县委宣传部、中国甘肃网、民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民乐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2025“百家媒体看民乐”主题采访活动聚焦民乐高端智能温室产业,看当地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打造百亿级智能温室产业集群。

  民乐县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和戈壁荒滩国有未利用土地,以“向戈壁要耕地、向科技要产量”为发展理念,规划建设现代寒旱农业(智能温室)产业园。通过“建设方垫资+专业运营合资”模式,已建成高科技智能温室70万平米,预计2025年规模突破100万平米。其中,张掖超越等龙头企业打造的串番茄种植基地,凭借桁架文洛型散射结构、精准水肥循环系统等全球领先技术,实现亩均产值全国第一,单品类种植面积稳居全国前列。

  科技创新是这片戈壁绿洲的核心引擎。温室集群采用物联网中控系统,集成基质吊架立体栽培、智能升降温管理等五大核心工艺,实现环境参数实时调控与生产流程自动化管理。生物防治技术的普及,使产品达到绿色标准。为强化技术支撑,当地与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引进研究生3人、招聘本科生35人组建科研团队,在荷兰等地开展品种测试,筛选出适应本地生长的优质种源。

  产业配套方面,3万平方米育苗中心与冷链物流中心已投入运营,形成从育苗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光伏+设施农业”的减碳实践:金山二号水库18兆瓦水面光伏项目每年可为温室群提供清洁能源,构建起“农业种植-光伏发电-生态循环”的立体发展模式。

  这一创新模式带来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产业园通过“车间教学”等模式,吸纳1500名群众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超4万元。生产废料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番茄秸秆经生物堆肥后还田,形成“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闭环。

  如今,民乐智能温室集群正从单一生产向三产融合延伸。利彤美辉公司建设的4.6万平米种苗植物工厂,将打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集华农业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温室,则推动戈壁农业向集约化发展。随着番茄庄园等生态体验项目的推进,这片曾经的荒漠正蜕变为集休闲、观光、科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地。

  从70万平米到百万平米,民乐县用五年时间走出一条“科技赋能、龙头带动、循环发展”的戈壁农业现代化路径。在这片承载着丝路文明的土地上,智能温室不仅重塑着农业生产的形态,更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绿色未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