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24小时解“薪”结 工伤维权见温度——武威市人社部门高效调处劳动领域矛盾纠纷见闻

2025-08-01 08:46 来源:中国甘肃网-

  原标题:24小时解“薪”结 工伤维权见温度——武威市人社部门高效调处劳动领域矛盾纠纷见闻

  一张薄薄的法院民事裁定书,承载着劳动者王举年一家沉甸甸的希望,更折射出武威市人社部门高效调处劳动纠纷的智慧与担当——提交调解申请到拿到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裁定书,全程仅用24小时。

  2024年4月30日,对王举年而言是改变命运的一天,工作中的一次意外,导致他左下肢遭受重创。当面对后续高达62万元的赔偿诉求时,一种熟悉的焦虑再次袭来。“过去听说打官司,拉锯几年寻常事。”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今年5月8日,王举年推开了天马劳动人事争议慧调解中心的门。未曾料到,这扇门背后连接的是一条高效、温暖的“快车道”。在接收申请的当日,天马劳动人事争议慧调解中心立即启动调解程序。

  “面对法律知识有限且因争议面临生活压力的劳动者,我们在处理案件时,不仅要精准运用法律知识,更要保持人文关怀。”武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人员高佳欣介绍,“该案事实清楚、材料齐全,关键在于赔偿项目的精准计算和双方对支付能力的考量。”

  调解室内,工作人员将工伤认定书、伤残等级鉴定结论、详细的医疗费用清单、法律法规条文等材料一一摊开,逐项为王举年和企业代表进行解读。“五级伤残,法律规定的各项补助金标准是明确的。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等,都有据可查。”

  数小时的耐心沟通、细致核算,调解室内紧绷的气氛逐渐缓和。共识,在依法依规的框架下一点点凝聚——企业除已支付的31万医疗费外,再一次性支付王举年各项工伤待遇及补偿共计62万元,双方解除劳动关系。

  次日清晨,凉州区人民法院的法官接过材料,仔细审阅双方签字确认的调解协议。“程序合法,意思真实。”法槌轻落,民事裁定书当场出具,为调解成果戴上“法律护甲”。

  从踏入调解室到手握法院裁定,全程仅24小时。王举年颤抖着接过裁定书,泪水涌出,不再是绝望的咸涩,而是巨石卸下后的汹涌释然。“天马劳动人事争议慧调解中心能站在我们劳动者这边考虑,协调公司快速达成支付我工伤待遇的协议,整个过程都明明白白的,让我很感动。”

  高效的背后,是武威市创新构建的“一站式”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强力支撑——积极构建“仲裁+慧调解+法院+高校+司法+工会”的矛盾调处体系,打造“天马劳动人事争议慧调解中心”,构建“慧调解”“慧协商”“慧法援”“慧解忧”四室协同服务模式,着力拓展服务外延、提升争议处理效能,实现程序衔接规范化、法律适用统一化、审理标准一致化,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纸协议,承载的不只是62万元的赔偿,更量出了行政效率与司法温度融合的民生刻度。“处理劳动领域矛盾纠纷既要用法律尺规校直准绳,也要以人文情怀抚平褶皱。让劳动者的每份诉求,都能获得有尊严的回响。”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人刘玉萍说。( 记者包雨纯 邓蕊)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