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从田间到市场 民乐县中药材产业“链”出致富路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宋芳科
7月30日,由民乐县委、县政府主办,民乐县委宣传部、中国甘肃网、民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民乐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2025“百家媒体看民乐”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民乐县南丰镇,聚焦当地以中药材产业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生动实践。

在民乐县南丰镇中药材农产品展示中心,黄参、柴胡、独活、防风、白芷等道地中药材陈列其中,这个被授予“民乐县南丰中药材科普示范基地”称号的地方,正是当地特色中药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小小展台,承载着民乐中药材资源禀赋的深厚家底和面向未来的广阔空间。
近年来,民乐县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积极构建区域化布局、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的中药材发展格局。

夯实根基 培育产业“主力军”
民乐县土地充裕、气候适宜、药材丰富且品质优良,将中药材列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位产业。
据了解,民乐县先后出台了《民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民乐县2024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种子种苗繁育、GAP基地建设等环节。
为夯实产业根基,民乐县完善质量标准,编制20余项栽培技术规程,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在南丰、永固等沿山区域建成33个千亩以上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70多个500亩以上连片基地,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超20万亩,所产板蓝根等主要药用成份均超药典标准。
目前,已建成诚泰药业等6家加工企业、12户初加工作坊,年加工能力超6万吨。扶持培育400多个营销合作经济组织,在陇西等地设立13个直销窗口,产品销往成都、广西等地,部分出口韩、日等国。

贯通链条 提升产业“知名度”
民乐县实施全产业链开发工程,健全研发、加工、储运、销售服务体系,同步推进趁鲜加工和精深加工。
为攻克核心技术,创新政学企研合作机制,联合省药投、省市农科院等建立国家中药材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民乐分站。聚焦优质种源培育等关键领域联合攻关,成果丰硕:引进黄芪等新品种,种植品种增至28种,示范推广17项新技术新成果,全产业链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
按照“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提效益”思路,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已创建2个中药材“甘味”企业品牌。推行“互联网+”“电商拓市”等新业态,举办两届中国(甘肃·民乐)中医药产业博览会,获评“中国板蓝根之乡”等称号,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融合赋能 激活产业“新生态”
民乐县通过多元融合提效益,依托城北民俗村等景点,推出推拿按摩等养生保健产品,打造“观药景、品药膳”的大健康旅游产业新生态,拓展产业资源价值衍生空间,推动中医药与旅游、文化、养生产业深度融合。
据了解,今后,民乐县将聚焦打造河西走廊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目标,扬优势、补短板、提效益,以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为抓手,全要素保障、全环节发力、全链条提升,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增效。
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已然开启,这味源自土地的“良方”,必将为百姓开启“致富门”,为乡村开出振兴“致富方”。
- 2025-07-30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甘肃网)被定为第二批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网络培训合作机构
- 2025-07-30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集中开工
- 2025-07-30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新天镇:好品质铸就好品牌 红火产业“辣”出圈
- 2025-07-30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千年古道扁都口 油菜花开涌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