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千年古道扁都口 油菜花开涌金波

2025-07-30 17:43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刘姗

  盛夏,大地花开,将民乐装扮成金灿灿的大田园。特别是扁都口的油菜花,在千年古道厚重历史气息里绽放,将峡谷田园染成一片金黄,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张掖民乐,赏醉美油菜花,品千年扁都口。

  7月30日,由民乐县委、县政府主办,民乐县委宣传部、中国甘肃网、民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民乐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2025“百家媒体看民乐”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扁都口,这里的油菜花已进入盛花期,成为高原油菜花的最佳打卡地。

  作为民乐大田园的代表之一,扁都口油菜花是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亦是当地群众生活的金色田园。民乐县通过千年古道扁都口连接青海祁连县,是甘青旅游大环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盛夏扁都口的油菜花开了,将大地染成金黄,游客也顺着花香走进民乐。

  扁都口峡谷历史上称作“大斗拔谷”,长28公里,海拔3500多米,北达甘肃民乐,南通祁连县,在青藏和西域的交通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丝绸之路南路经扁都口从青海进甘肃入西域,扁都口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甘青咽喉要冲。

  汉唐以来,更成为匈奴、回纥、吐蕃等民族出入甘肃、青海的重要通道。

  扁都口历史底蕴丰厚,东晋时法显由西宁过扁都口到达张掖;隋炀帝西巡出祁连于六月中旬进入扁都口;诗家辈出的唐朝,李白、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等经由扁都口西出阳关,写下许多千古名篇。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3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兵出陇西,过浩门河,经大斗拔谷(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深入匈奴驻地千余里,大败浑邪王、休屠王,河西从此归入汉朝版图。

  相传,当年霍去病率军经过扁都口,黑风突起,峡谷昏暗,难以前行,霍去病登高一看,只见黑风从一个山洞滚滚而出,霍将军观看四周,除了一山松林,再无任何东西可用来填洞,于是,下令兵士砍树填洞,一天一夜之间,千万棵松树、柏树填塞进山洞,堵住黑风,汉军才得以顺利出关,如今,黑风洞依然位于扁都口险峻处,更多了几份神秘。

  传说隋炀帝西征吐谷浑时正值六月,进入扁都口,天气突变,大雪纷飞,在暴风雪袭击下,“士卒冻死大半”,隋炀帝的姐姐“乐平公主”杨丽华随行,突遇奇寒,身染重疾,病死峡谷中,葬于此地。至今,峡谷2公里处,仍有一庞大的土坟,人称“娘娘坟”。

  传说为扁都口增加了几份神秘,也让自然美景更值得向往,今年已达“颜值”巅峰的扁都口欢迎全国各地游客走进彩虹张掖·田园民乐,打卡西北高原油菜花海。

  绵延不断的油菜花海从祁连山麓一泻而下,与瓦蓝的天空、朵朵的白云、碧绿的草原相互映衬,形成一处亮丽的风景,成为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乐园。

  同时,扁都口油菜花海海拔2500米左右,盛夏时节最高气温不过30℃,特别是凉风习习的夜晚,来一场篝火晚会,让一天旅途的疲惫烟消云散。

  以扁都口4A级旅游景区为代表,这里雪山冰川、高山峡谷、森林草原、田园绿洲、荒漠戈壁等特色迥异、雄浑壮美的全景式高原生态景观从南到北依次呈现,拥有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滨河九粮液文化旅游景区,3处国家4A级景区。民乐古城旅游区、圣天文化旅游景区、金阳光生态农业观光园、方舟温泉水世界、张掖超越智慧农业景区、青龙山旅游景区6处3A级景区。

  民乐这片土地上还留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馆藏文物9800多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

  历经多年发展,民乐县文旅产业旅游构建了“食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国道227线文旅融合发展轴,祁连山生态旅游带,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核心区、滨河九粮液文化旅游核心区、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文旅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文旅示范区协同发展“一轴、一带、两核、三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建立了全域覆盖、产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