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炒面庄村:激活多元空间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宋芳科
盛夏时节,扁都口景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炒面庄村的村民们瞅准时机,将金黄透亮的菜籽油、香气扑鼻的青稞炒面整齐地摆上摊位。游客们纷纷驻足,争相品尝购买,一时间,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这个曾以传统农耕为主的村庄,如今通过“六大空间”拓展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大关,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赋能的乡村振兴新路。

7月30日,由民乐县委、县政府主办,民乐县委宣传部、中国甘肃网、民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民乐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2025“百家媒体看民乐”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民乐县南丰镇炒面庄村。媒体记者们深入村庄,探寻其依托特色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党建引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先进做法。
闲置校舍“蝶变” 物理空间激活沉睡资产
走进张掖市氐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粮油加工作坊,消毒室、包装间、成品库等功能区井然有序,榨油机的轰鸣声与磨面机的转动声交织成曲。
2023年,村集体通过公司化改革盘活闲置校舍,打造出集原料存储、加工、包装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线。如今,这里实现了“一所多用”,既解决了场地问题,又通过实体化运营让集体资产“活”了起来。

科技赋能小杂粮 技术空间铸就品质标杆
南丰镇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高品质杂粮。为打破“靠天吃饭”的困境,村集体定期邀请高级农艺师团队下沉指导,筛选推广青稞品种2个、豆类品种5个、油菜品种2个,全镇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1.88万亩、油料面积4000亩。同时,开展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绿色土地登记认证等工作,实现“原料本地产、加工自己管”,确保产品性价比高、健康营养。

产业链条“延”出新天地 加工转化空间催生爆款
在氐池有机小杂粮加工产业园,青稞面、榛子面等5类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张掖市氐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志虎算了一笔账:“农户直接卖农产品和我们加工之后再卖,利润总的提高37%左右,尤其是这个杂粮,它的利润空间增长在200%。这样就进一步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提高农户收益。”
目前,公司年生产有机杂粮产品50吨、食用菜籽油20吨。“我们与三堡镇百年手工挂面等企业合作加快杂粮挂面、青稞面挂面等研发进度,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任志虎说。

品牌强农“亮”出金名片 市场化空间拓展全国市场
与此同时,炒面庄村深入推进品牌强农战略,成功注册“氐池”商标,并积极申报加入“甘味”品牌体系。同时,精心设计小杂粮、菜籽油产品包装,提升产品“颜值”。
“我们开展了线上线下直播促销、带货活动,有效拓宽产品销路。”任志虎介绍,目前,炒面庄村的杂粮产品和清油已成功外销至上海、广州、四川等地,本地农特产品品牌价值与市场效益持续提升,村集体增收规模不断扩大。
如今,炒面庄村正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 2025-07-30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甘肃网)被定为第二批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网络培训合作机构
- 2025-07-30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集中开工
- 2025-07-30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新天镇:好品质铸就好品牌 红火产业“辣”出圈
- 2025-07-30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千年古道扁都口 油菜花开涌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