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草畜循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瓜州县坚持“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紧盯特色富民产业,积极探索“草畜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起“以草促畜、以畜带草”的良性循环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在布隆吉乡良源种畜禽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场内,来自各村的群众早早等在了养殖区,仔细挑选着这些承载着致富希望的“新伙伴”。
“以前我们的肉羊品种不够好,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不高。这次政府实施的羊只品种改良政策,调引一只种公羊可享受3000元补贴,引进了这么好的种公羊,我们养殖的肉羊品质也能显著提升。”瓜州县布隆吉乡九下村村民丁建平说。
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良源种畜禽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达114亩,拥有10栋标准化养殖圈舍,现存栏基础母牛450头、基础母羊2000只,是全县主要的牛羊调引基地。
“前期,我们从河北、天津等地分批次调引了萨福克种公羊200只,西门塔尔基础母牛273头、基础母羊1500只,目前已全面完成检疫和驱虫工作,完全可以满足今年的牛羊调引、养殖户扩群增量和品种改良的需求。”瓜州县良源种畜禽繁育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樊辉说。
近年来,布隆吉乡按照“以草定畜,草畜一体,循环发展”的思路,以草畜产业融合发展为契机,积极向养殖户宣传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的优势,通过引进萨福克优质种公羊等措施,不仅优化了全乡肉羊品种结构,提高肉羊的生长速度、产肉性能和繁殖能力,而且有效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推动全乡畜种优质化进程,确保全乡养殖业提质加速。
“2025年,布隆吉乡共有141户群众调引种公羊和基础母羊1273只,预计年内肉羊出栏量将增长30%以上,为全乡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瓜州县布隆吉乡副乡长蒋少仙说。
今年以来,河东镇锚定乡村振兴目标,紧扣“立草为业、草畜并举、生态优先、循环发展”的产业定位,全力推动“种”“养”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起“以草促畜、以畜带草”的良性循环产业体系,一幅乡村振兴“活”力涌动、群众生活“富”起来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河东镇六道沟村养殖小区,一排排标准化棚舍排列整齐、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充满生机。养殖户张玉会看着自家的牛群,满脸欣慰,“我现在存栏肉牛50多头,为了保障饲草供应,特意种了40多亩青储玉米,全都储备起来当牛的过冬饲料,这一下就能省下不少钱。”说起养牛的事,张玉会总能娓娓道来。
在河东镇正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草颗粒育肥试验区,干净整洁的养殖棚里,200多头肉牛正惬意地咀嚼着草料。

“我们年初就和周边农户签订了紫花苜蓿、青储玉米收购协议,从源头上保障草料供应。通过有机蛋白添加、秸秆除尘、物理压缩等深加工工艺,让农饲草蛋白配比更均衡,不仅适口性好、消化吸收率高,还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河东镇正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发明介绍道。
近年来,河东镇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以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为引领,借助镇牧草交易中心的平台力量,大力发展饲草产业,推动镇域内合作社规范发展。
“今年肉牛行情越来越好,我现在养了100多头,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养殖户许吉虎的话语里满是干劲。如今,镇里像许吉虎这样的养殖户越来越多,他们专注于牛羊养殖,靠着勤劳和信念在致富路上稳步前行,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截至目前,河东镇已种植全株玉米1.35万余亩、紫花苜蓿0.6万亩、青储玉米0.2万亩,预计今年各类畜禽饲养量将达14万头(只)。
“我们将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打造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机械化生产的高标准饲草体系,构建‘种、养、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条,以产业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持续推动草畜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同时,因地制宜鼓励、引导更多的群众发展草畜产业,提升‘造血’功能,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瓜州县河东镇党委书记种军说。
产业有特色,发展才有活力。瓜州县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不断调优种养结构、壮大经营规模、提升服务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打造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机械化生产的“种管加销”高标准饲草产业体系,不断加快草畜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有效推动草畜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生态化方向迈进,形成了产出高效、产品优质、循环发展的绿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通讯员 姜海波 张帆 廉雪芬
- 2025-07-25西和:大棚经济“种”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5-07-25漳县:猫尾草产业蓬勃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 2025-07-24民乐:“软黄金”铺就乡村振兴新路径
- 2025-07-23康县:蔬菜种植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