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灵台:“老刘”驻村 穷沟沟变聚宝盆

2025-07-25 16:23 来源:中国甘肃网

图为刘海红(右一)与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王平

  一提起采访老刘的事,平凉市灵台县梁原乡杜家沟村村民孟珍学的嗓门瞬间洪亮起来,“我这些羊,全靠老刘他们才养得起来!”在他的羊圈里,200多只山羊悠然踱步,这位曾靠低保过活的汉子,如今算起账来底气十足,“去年卖了几只羊,收入8万元。”

  多年前的杜家沟还是“路难走、钱难赚、人心散”的穷村,474户守着万亩耕地,217户曾是脱贫户。如今,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牛棚羊圈整齐排列,蔬菜大棚绿意盎然。说起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总念叨“老刘”——驻村十年的第一书记刘海红。

  “老刘,今儿个晚上唱戏早点来!”村道上,村民杜德喜老远就喊。1970年出生的刘海红,黝黑的脸刻着风霜,乍看和村民没啥两样,初到杜家沟,他三个月手写了474份民情档案。

  “刚开始进户,人家门都懒得出。”刘海红笑着回忆。发现村民爱听秦腔,他就学唱《下河东》,地头歇脚吼两嗓子,一来二去,打开了话匣子。

  “现在‘老刘’的名字比我本名还响。”刘海红摩挲着那本翻烂的民情档案,正是这点滴惦记,让曾经“各扫门前雪”的村民拧成了一股绳——村党支部从“软弱涣散”变成“先进堡垒”,50名党员成了致富带头人,村民的事大家主动往前凑。

  村里想发展,产业是根本。杜家沟塬地多,他带着村民试种全膜玉米,跑平凉国维淀粉厂签合同,拍着胸脯保证“种多少收多少”。杜德喜记得清楚,“2017年,老刘给我争取5万贴息贷款,手把手教我覆膜。从70亩到100亩,现在每年能赚8万,娃念完大学还攒了钱。”如今,全村7998亩全膜玉米连成一片,合作社统一收储,成了“铁杆庄稼”。

  养牛棚里,丰巧香正给牛添草料。“2019年从银川回来愁得睡不着,老刘说‘养牛稳’,帮我们贷了款,前两年牛价低,老刘跑市场找销路,今年价涨了,这日子越来越踏实。”发展到今天,全村282头牛、700只羊,养出了123户人家的“钱袋子”。

  不光种养殖,5座温室、49座蔬菜大棚也成了“聚宝盆”。刘海红引进陕西公司承包,村民收租金还能打工,村集体年增收超3万元,又投入90亩苹果园,“后年挂果,每亩能赚5000块!”刘海红算账时眼里有光。

  这些年,杜家沟悄悄变了:14条硬化路串起14个社,10.61公里长的路肩栽着花,55户易地搬迁户住进陶沟社安置点,52户避险搬迁户搬离滑坡区,卫生室里能做常规检查,图书室摆着3000多本书,212座卫生厕所取代了“旱厕”,垃圾仓整齐排列,曾经的“泥沟沟”成了“干净村”。

  “夏天老乡送黄瓜,冬天送热馍馍,这情分丢不下。”刘海红翻着手机里和村民的合影。如今他还在忙:提质苹果园、扩建养殖小区、琢磨改窑洞搞民宿。

  多年坚守,这位“老刘”把脚印刻进沟壑,把心留在了这片土地。正如杜德喜说的:“他来了,日子就像这全膜玉米,一年比一年壮实。”

  通讯员 孙筱娜 朱强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