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肉牛肥羊生态鹅 “畜”势勃发蹚富路

肉牛俯首栏间,肥羊漫步戈壁,白鹅振翅湖畔,在玉门市黄闸湾镇的广袤沃野上,这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见证了畜牧养殖业正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黄闸湾镇精准发力,确立了以肉牛、肉羊为主导、生态鹅为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通过模式创新、规模拓展和政策赋能,这条特色富民路正越走越宽。
走进黄闸湾镇梁子沟农业园区的犇腾养殖场,宽敞的标准化牛舍内,600多头西门塔尔、安格斯等优质肉牛毛色光亮、体态健硕。负责人王换功介绍:“我们年存栏超1500头,年销售额约2000万元。6个月育肥后,主要销往张掖等地,周边已有20多个稳定销售点。”犇腾不仅自身配备了自动化饲喂等先进设施,更带动周边1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的新标杆。
让发展的红利惠及农户,是产业壮大的根基。黄闸湾镇探索出“政府搭台、企业赋能、农户参与”的联农带农机制,构建了高效的“场繁户育”体系。以犇腾、漠羴等龙头为引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规模场与散养户紧密联结。“一头牛能赚好几千,跟着合作社干,心里踏实!”养殖户段玉泽的朴实话语,印证了这一模式的实效。
目前,全镇规范运转的企业、合作社达15个,肉羊存栏85162只,肉牛存栏2150头,家禽存栏35378只,畜禽存栏量同比增长10%,展现了“抱团发展”的蓬勃活力。
肉羊养殖同样势头强劲,品质与效益同步提升。玉门市漠羴养殖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公司专注于引进适应当地气候的优质种羊,通过精细化饲喂和科学管理,显著提升了肉羊的成活率和品质。“我从2018年开始搞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今年借着好政策,调引了1000只基础母羊,存栏量达到1300多只。”负责人马伟信心满满。漠羴的成功经验,为周边养殖户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促进了产业的整体升级。
布鲁湖畔的生态鹅产业,正成为一张亮眼的新名片。规划中的十万只鹅养殖基地稳步推进,已引进20000只优良白鹅苗。独特的“圈舍孵化+湿地散养”模式,让鹅群在自然环境中健康成长,滚动育雏量已达3.5万羽。在镇政府助力下,千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通下游渠道,建立省外加工线和直销点,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让“生态鹅”飞向广阔市场。更值一提的是,强链补链打造的“越千鹅”鲜鹅蛋品牌,已通过“三品一标”绿色认证,品牌价值日益凸显。
从牛羊满圈的繁荣景象,到布鲁湖畔振翅的生态鹅群,黄闸湾镇的特色畜牧产业画卷愈发绚丽。下一步,黄闸湾镇将继续深耕肉牛、肉羊、生态鹅三大支柱,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让畜牧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镇的“压舱石”,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谱写更加动人的乐章。
通讯员 靳娜娜 胡月
- 2025-07-15【重走西北角】政策赋能+技术攻坚 兰州雅本制药见证西北中试产业崛起
- 2025-07-15漳县:特色产业铺就生态富民振兴路
- 2025-07-15瓜州:祁连山下花果香 疏勒河畔花似锦
- 2025-07-15西和:半夏管护正当时 千亩田畴孕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