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北角】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抗大精神——兰大新闻学子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这骄阳似火的时节,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走中国西北角”(延安线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踏上了延安这片红色热土。7月11日,团队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追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足迹。

兰州大学“重走中国西北角”(延安线社会实践团)合照 王臻/摄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其前身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成立于瓦窑堡,后迁保安,1937年1月迁至延安城内原学府衙门。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军事教育思想的成功实践。
走进抗大纪念馆,展厅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烽火岁月,实践团认真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抗大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技术”的教育方针,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十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

抗大纪念馆展品 杨静然/摄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还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三周年纪念片》,老影片在眼前映过,仿佛将同学们带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深切感受到了抗大师生们的壮志豪情。

团队成员聆听讲解 杨静然/摄
从五湖四海来,到延安追寻红色记忆;于抗大旧址中,感悟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此次参观,是实践团实践的重要一站,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团队一路走来,在延安的土地上留下了青春的足迹,参观了众多革命旧址,聆听了许多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从宝塔山下到延河水畔,从梁家河知青旧居到抗大纪念馆,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厚的延安精神。

团队成员聆听讲解 杨静然/摄
延安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克敌制胜的坚强精神支柱。如今,团队即将告别延安,踏上新的征程。但团队成员们深知,延安精神已深深植入他们心中。正如“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激励着兰大学子不断前行一样,延安精神也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抗大纪念馆内部景象 杨静然/摄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本科生白杨、魏欣茹;指导老师阴雨永、王臻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5-07-12【重走西北角】祁连山下,新闻学子与消防员的实践课
- 2025-07-12【重走西北角】兰大新闻学子带你探访中川机场T3航站楼
- 2025-07-11【重走西北角】聚焦青年叙事,共话新闻担当:兰大新闻学子赴中国青年报社交流座谈
- 2025-07-09【重走西北角】兰大新闻学子参观刘古愚纪念馆 开展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