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解锁华川村的“文明密码” 用文明新风织就和美图景

2025-06-19 08:44 来源:中国甘肃网-定西日报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张莉芳 通讯员 许文逸

  夏日,驱车沿蜿蜒村道行进,两旁杨柳成荫。窗外,山峦起伏,村居错落,梯田层叠,鸡鸣犬吠与鸟鸣相和,让人暂离喧嚣,回归田园。

  村中开阔处,老人围坐畅谈,笑语不断。在华川,老有所乐,四世同堂的温馨场景常见。午饭后,邱玉梅收拾完厨房便为婆婆捶背,她的孝行,正是婆婆当年敬老美德的传承。“庄里风气好,年轻媳妇们都孝敬婆婆。”邱玉梅笑着说,婆婆的婆婆还健在,婆婆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

  邱玉梅家附近,各色虞美人竞相绽放,引得路人驻足。村里家家户户以“美丽庭院”为荣。70多岁的田丽珍每日精心打理院落,为花浇水。“孩子们回家看到干净的环境,心里自然也舒服。”她乐见自己种的花成为风景。

  近年来,华川村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行“支部+”基层治理,构建“12345”社会治理模式,有效化解邻里纠纷和信访积案,实现乡村善治。村上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评选,修订“一约四会”,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红白事简办、邻里互助蔚然成风。

  “社员之间相处好,有事大家团结帮忙,一起解决。”村民乔玉芳说,村上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为特困供养人员送温暖。干群携手整治人居环境,随处可见打扫卫生的志愿者。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龙霞常带队服务,为像张林一样的老人打扫卫生、聊天解闷。“村里有特困供养人员18户19人,我们至少每月服务一次,了解困难,解决问题。”张龙霞介绍说。

  走访中,可见家家户户有养牛传统。张润林是村里的养殖专业户,养牛多年。去年卖牛收入六七万元,还享受了4万元政府养殖奖补。他新建了青贮池,今年种了9亩青贮草,信心满满。“以前养十七八头,现在养十三四头。”他笑着说。

  华川村立足资源禀赋,构建“草畜+中药材+马铃薯+小杂粮”四大产业体系。今年肉牛存栏达980头,建成千亩黄芪、百亩辣椒示范点,预计带动户均增收1万元。同时,深挖唐宋茶马互市文化底蕴,依托蟾姆山自然风光,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已连续举办4届广场舞大赛、3届马营小曲大赛,农家书屋、村史馆成为村民精神“充电站”,传统与现代在此交相辉映。

  如今的华川,四季皆景:春草萋萋,夏蝉蛙鸣,秋林尽染,冬雪素裹,成为周边游客避暑纳凉、农耕体验的“网红打卡地”。

  站在新起点,华川将继续绘就“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画卷。“华川村将以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村’创建成果为核心抓手,全面激发群众的精神活力,塑造乡村文明的新风尚,描绘农村田园的新画卷,让‘文明之花’在这片热土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通渭县马营镇华川村党支部书记李文霞表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