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苗vs基质苗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种业技术路径深度观察
中国甘肃网6月18日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魏琪珍)在安定区,马铃薯不仅是百姓餐桌上的“饱腹粮”,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作为全国马铃薯种薯生产核心区,安定区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脱毒种薯产业升级,其中试管苗与基质苗两大技术路径的竞争与合作,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在安定区鲁家沟镇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智能温室里,一株株翠绿的脱毒试管苗正在恒温环境中茁壮成长。组培中心技术员何丽身着无菌服,在超净工作台前小心翼翼地剥离马铃薯茎尖。据她介绍,试管苗培育采用茎尖脱毒技术,通过剥离茎尖0.2毫米的微小生长点,在无菌培养基中诱导成苗,全程避免病毒污染。
定西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培室技术人员何丽介绍:“我们从选种上就严格把关,选出优良品种,在培育脱毒苗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无菌操作技术和科学的营养配方。在检测方面,我们会进行多轮病毒的检测,从源头上保障种薯的质量。”
但试管苗培育也面临挑战,无菌操作要求高、前期设备投入大,且幼苗移栽至田间时,需经历从“温室”到“自然”的适应期,对技术操作要求严格。走进位于安定区巉口镇的青岛·定西东西部协作种薯繁育基地,务工人员将试管苗繁育的脱毒微型薯埋入椰糠与蛭石混合的基质中,浇水后湿润的基质泛起光泽。这种基质苗以试管苗为“母本”,在露天环境中通过椰糠、珍珠岩、蛭石等生态基质进行扩繁,兼具“低成本”与“高适应性”。据了解,这种基质可循环利用,废弃后还能作为有机肥,比传统土壤育苗更环保,基质苗技术让脱毒种薯从“实验室”走向“大田”的门槛更低,尤其适合中小农户推广。
试管苗与基质苗,看似技术路径的“对立”,实则在安定区形成了互补共生的产业链条。试管苗是“芯片”,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基质苗是“量产线”,让好种源快速惠及农民。如今,安定区正推动试管苗与基质苗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试管苗抗病性,缩短基质苗的适应周期;另一方面,探索“基质+微生物”复合培育模式,进一步提升种苗抗逆性。
黄土高原的沟壑间,试管苗与基质苗如同种业升级的“双引擎”,不仅让马铃薯摆脱了病毒困扰,更以技术创新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安定答卷”。从无菌车间到万亩农田,脱毒种薯的故事印证着一个真理:唯有攥紧“种业芯片”,才能让土地释放更多“金色”可能。
- 2025-06-18黄土地披绿装!定西“五子登科”筑牢生态根基
- 2025-06-18陇中 “药都” 的传承创新发展三重奏——看定西市如何加力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 2025-06-17定西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 2025-06-17临洮:多维赋能激活政务服务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