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 2024重走中国西北角 >> 河西线

【重走西北角】凉州堆绣传承人高文丽:一针一线“串起”传统与现代

2024-08-06 16:51 来源:中国甘肃网

  凉州堆绣,一门源自唐朝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在甘肃武威悄然传承千年。

  走进凉州堆绣非遗工作室,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艺术气息。工作台前,高文丽正专注地制作着堆绣作品。巧手翻飞间,一幅栩栩如生的图案逐渐成形。转目望去,工作室的墙壁上挂满了色彩鲜艳、立体形象的堆绣成品,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诉说着凉州堆绣的千年传承与艺术魅力。

  高文丽手中的绣针,承载着五代人的坚守与创新。在她的努力下,凉州堆绣正从“深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焕发新的生机。

  高文丽制作堆绣 孟霞 摄

  堆绣的制作工艺是用各色棉、绸等剪成预先设计的图案形状,并将其堆贴成完整的画面,而后用彩线绣制。堆贴为主,绣制为辅,堆与绣一体,故称之为堆绣。

  作为武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堆绣已传承五代,历经百年。高文丽是凉州堆绣的非遗传承人,也是家族的第四代传人。她的曾祖父以制作灯笼为生,起初是做各种绸缎的灯笼,后来演变为立体雕花的灯笼,开启了与堆绣的缘分。她的祖父继承衣钵,对立体雕花技艺融合创新,把木料雕花融入了布料堆贴技艺。她的父亲突破了传统的平面布料堆贴形式,在图案中间铺垫棉花或羊毛,使其成凸起状,形成立体缎面堆绣。

  高文丽与凉州堆绣的缘分始于少年时期。“我打小就喜欢画画,爷爷的刻花技艺让我着迷。”12岁,高文丽便跟随爷爷学习绘画,并开始接触到堆绣技艺,在一针一线的穿引中,她逐渐萌生出对堆绣的喜爱。初中毕业后,带着对绘画和堆绣的热爱,高文丽拜入武威国画大师唐俊门下,专门学习了国画入门、速写素描,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此后,高文丽便在堆绣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多幅作品在甘肃省赛事中屡获殊荣。

  高文丽的女儿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接续祖辈薪火,成为凉州堆绣的第五代传人。传统的堆绣技艺与年轻的血液碰撞,迸发出奇妙的火花,高文丽的女儿在题材上大胆创新,突破了传统的花鸟、山水等内容,创造出了卡通十二生肖等新颖作品,成功将古老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赋予了堆绣作品新生活力。 

  坚守并非易事,由于缺乏平台和市场,仅依靠堆绣并不能维持生计。因此年轻时的高文丽选择先找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曲线救国”传承堆绣技艺。她坚持利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练习堆绣,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堆绣的世界里精研细磨,完成了诸多作品。

  堆绣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工艺和细腻的技巧,剪、贴、裹、堆、染、绣等工序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一针一线均需要手工缝制,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短则两三天,长则数月。《关公》堆绣就足足花费了高文丽一个月的时间,“如何表现一个英雄人物的神态和气概,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需要反复构思、调整,才能做出比较满意的作品。”

  高文丽在堆绣领域深耕的同时,始终秉持着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少时打下的绘画基础如同沃土,滋养她在堆绣技艺上的跃升与突破。她苦练中国工笔画的渲染技巧,并将这一技艺巧妙地融入堆绣作品中。在创作中,她运用涂染、晕染等多种手法,使色彩呈现出由深至浅的过渡效果,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作品更加栩栩如生。《国色满乾坤》是高文丽技法创新的代表作,一眼望去,牡丹的花瓣繁复而细腻,层层交叠,一叶一枝、一花一蕊嵌接自然,色彩明暗错落,层次分明,在针线与画笔的交织中,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的牡丹形象跃然布帛之上。  

高文丽部分堆绣作品 高清颖 摄

  “我想把这门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这是高文丽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的朴素心愿。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堆绣,高文丽积极向外界推广。“向外传习的关键在于培养人们的兴趣和热情。”高文丽希望通过亲身体验的形式,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参与到堆绣中来。

  在她的努力下,堆绣开始走进校园,步入社区,融入了更多人的生活。高文丽曾走入武威南铁路第一小学,为青年学生们带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堆绣盛宴;也曾开办兴趣班招募学员,从细微处着手,引导学员逐步领略堆绣的美妙与深邃;也曾多次下乡,深入农村腹地,亲自教授当地妇女们学习贴近生活的堆绣技艺。高文丽希望为众人带去帮助的同时,让堆绣技术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在市场拓展方面,高文丽也在不断尝试。她积极参加各类展览与文旅活动,力求以展带销。今年天水旅游火热,天水市政府举办了非遗展演活动,高文丽也受邀带着堆绣作品前去参加,“我们的作品在非遗展示中受到关注和喜爱,游客们都说很新奇。”游客们的积极反馈给予了高文丽充足的信心。

  此外,高文丽积极寻求堆绣与市场潮流的结合点,设计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特色的产品。“我们正在尝试做一些文创产品,比如小件的挂饰、摆件等。”她期待通过这些文创产品,让凉州堆绣走入更多年轻人的视野。

  “慢慢来,年轻人也会喜欢上堆绣的。”高文丽手执针线,轻柔地穿梭于斑斓的布帛之间,眼神中满是对堆绣未来的期许与坚定。积极尝试、从容发展,非遗传承之路自会越走越宽。

  (作者孟霞、高清颖、钟秀琴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指导教师郭翠玲、肖明珊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