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北角】麦秆画传承人郭百花:执杆作画 绘万物生灵
被誉为“中国书画之乡”的通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麦秆画作为当地璀璨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绽放着独特的艺术光芒。
为深入探究这一精巧细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国甘肃网组织的第十四届“重走中国西北角”师生走访了通渭县的悦心书画长廊。
在一间小小的手工艺品工作室,一位衣着蓝色上衣的妇女正神态平和地拿着剪刀细细将麦秆剖开、压平、放在一旁备用,她便是郭百花。
郭百花在麦秆画工作室 王文彬 摄
“我8岁时就开始高向父亲学剪纸了”。后来,郭百花又陆续做过植物标本画和刺绣,而结缘麦秆画却是一次意外的契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县区集市无意中发现一种草编工艺品。那作品蕴含的生命力和扎根乡野的美深深打动了她。后来,她开始专心做麦秆画。
农闲时节,郭百花常沉醉于麦秆画的创作之中。作为农民的女儿,她与麦田结下了不解之缘,对这片土地和金黄的麦穗怀有深深的眷恋。麦秆画,成为她表达这份情感的最佳方式。
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复杂工序。首先,要选取优质的小麦秆作为原料,经过选料、熏蒸、去皮、铡切等初步处理。随后,匠人们会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通过剪、刻、编、绘等多种手法,将麦秆巧妙地拼接、粘贴成各种生动的画面 灵动的造型。
颇具特色的是,匠人们还会运用熨烫等技法,使麦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和颜色,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艺术效果。
郭百花说:“难度最大的就是熨烫这一步温度的掌握,温度高了,就是烫焦了,温度低了,烫不上色,电熨斗你也不知道它温度到什么时候,就只能靠自己感受,这是最难的。”
“做麦秆画技巧上的难点是好克服的,贵在坚持。”她感慨道:“麦秆画制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心要静,性要韧。”
提及创作灵感的来源,郭百花说,她的作品从来不缺乏灵感,对于身处“中国书画之乡”的她来说,通渭遍地都是创作灵感,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可入画,皆是灵感之源。
她一边笑着一边向我们展示她的作品,有鱼鸟、有山水、有对月当歌的诗人、也有翩翩起舞的仙女。
郭百花颇为得意地指着一幅鸳鸯图道:“为了达到拟真的效果,鸳鸯脖子上的绒毛,都是一根一根粘上去的。”所指之处,两只鸳鸯相互依偎,栩栩如生,羽毛上展现着麦秆特有的光泽感。
她又指向另一幅作品,眉眼间尽是笑意:“这是春天制作的,表现了通渭特有的初春景色,朝阳之下,山层峦,草初长,树生芽。”她所指的这幅早春通渭印象图,虚实相称,绿意盎然,非常形象。麦秆被细细剪碎,染出浓淡不一的颜色,疏密相间地平铺于图上,仿佛泼墨而成。画面错落有致,让人似能触碰画中春景。
像这样充满生命力的作品,郭百花的工作室里还有许多。
谈到麦秆画的传承,郭百花多少有些无奈。但她坚信,扎根于乡野的人民的艺术,必能与其他中华文化遗产共同延续、传承不息。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杨扬、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王文彬;指导老师李昕昕、谭泽明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4-08-02庄浪:以花为媒 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 2024-08-02玉门:打好惠企“组合拳”助力企业“加速跑”
- 2024-08-02高台:千里沃野披“金甲”“放蜂授粉”保收益
- 2024-08-02金塔:以瓜为媒 共话“甜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