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 2024重走中国西北角 >> 定西线

【重走西北角】“守艺人”王小宁:刀锤相辅刻出万物

2024-08-06 15:05 来源:中国甘肃网

  刀锤相击,瓷器清脆。在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书画长廊工作室里,一位清瘦干练的中年男人正左手垂握刻刀,右手紧攥小锤,干净利落地锤击着。

  这位专心致志演示刻瓷技法者,是54岁的市级刻瓷非遗传承人王小宁。  

王小宁演示刻瓷手法 冯晓宇 摄

  “因为热爱,便也谈不上刻苦”

  锤刀相撞,发出金属碰撞的清脆之声;刀瓷相击,釉面崩离,又响起一连串“锵锵”声。凿击数次后,他取下刻刀,瓷器上便凹入一个小坑,露出粗糙的内里。刻瓷作品中各色灵动如生的“山水人物、花鸟走兽”正是从这一“点”开始,连点成线,铺线成面,最终跃然“瓷”上。

  刻瓷艺术最早兴起于清朝末期,此后刻瓷艺术不断发展出更多技法和形式,并由宫廷下沉入民间,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

  王小宁说:“刻瓷,就是将书法、绘画、金石三者合一的技术。”

  如果说擅长书法和绘画是作为一个通渭人从小深受书画艺术陶冶的结果,那么精工“金石雕刻”则是王小宁在父辈传承下一腔纯粹的热爱所在。

  王小宁的祖父将此技艺传之于后代。自小,王小宁便受到家庭熏陶,展现出对雕刻的强烈热忱。从儿时偷跑去看老师傅刻章,到自己尝试握刀雕刻小小的桃核,再到后来开始钻研刻瓷艺术,王小宁在“以刀为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愈学愈深。

  然而,一腔热爱有时也难免要向“柴米油盐”让步。年轻时,王小宁也曾迫于生计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但他并未就此遗忘自己的热爱,他把瓷器和雕刻工具带在身边,一有空隙,就不断地琢磨,不断地尝试。

  2015年,在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政策支持下,王小宁得以在家乡通渭建立起自己的刻瓷工作室,终于能一心一意扑在刻瓷上。

  即使是一件简单的刻瓷作品,王小宁也要每日伏案七八个小时,如此四五天方能完工,而大件的刻瓷作品更是需要至少七八天,可他却乐此不疲。

  “因为热爱,所以也谈不上什么刻苦练习。”王小宁说。

  瓷上起舞的雕刻艺术

  刻瓷是门讲究手艺的技术活。雕刻时手劲不能过重,否则瓷盘碎裂;也不能有分毫差池,尤其是人像,否则形态不复。

  雕琢时还要思考全局,根据画面中不同线条的浓淡和着色刻出不同的深浅。瓷盘多为白色,去釉后粗糙的内里仍是白色,王小宁便将眼与瓷盘平视,观察每一个“点”是否雕琢到位。

  上色也颇有讲究,需用专门的陶瓷颜料,应和着先前刻出的痕迹,铺填浓淡深浅的色彩,以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王小宁指向工作室里靠门的一件黑底瓷盘,兴致勃勃地说:“这里每一件作品我都喜欢。但要说最耗时耗力的,还是这件齐白石肖像。”

  他拿出自己先前在A4纸上打印的以作参照的齐白石画像,与自己的雕刻作品并排而置。两相对比,打印出的画像由于像素较低、墨迹模糊,好似溶在水中。而王小宁的瓷雕作品则如将水中的齐白石“捞”出,丝丝苍发白须交错纵横,轻重有序,虚实分明,连细框眼镜上的反光、投下的阴影,也清晰可见。

  这是一幅色彩上“黑白颠倒”的“素描画”,但实际上,王小宁从未专业学习过素描。所有恰到好处的虚实明暗,皆来自他几十年来对绘画入眼入心的钻研和对雕刻技艺的纯熟掌握。

王小宁的齐白石肖像刻瓷作品 冯晓宇 摄

  “我们是手艺人,但更是守艺人”

  刻瓷技艺难度高、耗时长,即使有人指点,若想“做出些名堂”,也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为名为利者,自然走不通这条漫长的路。

  王小宁说,曾经也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学习刻瓷技术,但都在详细了解了制作过程后望而却步。而家族传承,也因王小宁的儿子志不在此而中断。

  如今,王小宁手握这项瓷上“点”万物的刻瓷技艺,却面临着紧迫的传承困境。虽然政府一直在寻找新的非遗传承人,但在刻瓷方面,王小宁仍是独一人。

  “前段时间非遗座谈会上有人说,我们是手艺人,但更是守艺人。”他点起一根烟,慢慢靠在椅背上,神情有些落寞,但更多是无奈。“守艺,只能是守护好我这一代,后面或许就没人了。”

  黄昏时分,日光渐暗。工作室里大大小小的瓷盘作品仍安静地伫立,默默等待着下一双或粗糙或稚嫩的手将它们拿起,期盼着下一双满怀好奇与热忱的眼眸与他们相望。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吴若水、冯晓宇;指导教师谭泽明、李昕昕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