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兰州新区:荒山变良田 打造高标准“样板田”
“这全是一片荒山,水土流失严重,根本就长不了东西。”
“蒸发大,雨水少,浇水又留不住。”
这是兰州新区居民们对脚下土地的描述,也是新区发展十一年来,与自然斗争的条件。植被覆盖少、湿陷性强,保水性差,兰州新区未利用地占比高达60%以上。区域要建设,居民要生活,山地如何用?耕地怎么来?日前,采访小组走访了多个村镇,看到新区在发展与保护中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的实践路径。
荒山复垦 从无到有
兰州新区地处秦王川盆地,周围地势沟壑纵横,高低不平的土地不仅难以开展大规模的集约化土地修复和种植,水源也难以留存。新区尝试用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在不占或少占原有耕地的情况下获取新用地。“简单来说,就是将一座山按照高低差分层,再把每一层的土地进行平整,类似于南方的梯田。”兰州新区自然资源局地质矿产科杨浩东告诉调研小组,这种开发方式能够有效节约成本,提高耕地平整的效率。
兰州新区西岔镇赖家坡村杨家沟玉米种植区 姚智超/摄
在赖家坡村杨家沟,调研小组看到玉米地连成片,植株杆径粗壮,叶面肥大。实难想象一年半前,这里还是一座座荒山。“我们的耕地修复模式日渐成熟,从荒地到初产仅需一年时间。”兰州新区现代农业投资集团大田种植事业部副部长王万涛介绍,荒山复垦,从无到有,首先需要通过合村并居、土地流转等方式将碎片化耕地、林地、未利用地进行集中合并,确保后续的大规模集约化作业能够顺利进行。其次,工程队用机械化手段花约4个月左右,对凹凸不平的土地进行大规模平整作业,对于部分山丘地形采取分层平整,确保土地符合种植要求。接下来就是建设土地配套,包括搭建管网设施、修建道路、设置林带、防风带等,并同时进行土壤修复工作。农投集团种植队会播撒硫磺、有机肥等来调节土壤酸碱值,实现中和土壤的盐碱物质,提高土壤肥力。“最快50天就能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力争当年见绿。”王万涛说。
兰州新区西岔镇赖家坡村村民正在玉米地里除草 姚智超/摄
调研小组了解到,兰州新区为响应积极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生态修复项目,在土壤改良、复耕覆绿等方面探索和积累出了一套科学实用、成本可控的生态修复技术和规范操作流程,近十年新增耕地面积达10万余亩,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15%。
效率为王 从有到多
绕过连片的庄稼地,爬上交错种着松树和刺柏的山路,调研小组站在现代农业公园的观景台上远眺,四周被西岔镇窝窝井村、赵家铺村、岘子村等六个村庄的庄稼和林地围绕。脚下一块块农田拼接在一起,像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田间地头排列整齐的黑色线管,仿佛纵横在土地上的一条条“血管”。兰州新区现代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3个生态修复项目都大规模铺设了滴灌设备。兰州新区土地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柴树金说:“我们从原有的喷灌改为滴灌,真正的做到绝不浪费一滴水,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2022年,仅西岔镇窝窝井村下西山沟就新增耕地面积5514亩,新增耕地率82.4%。“我们的撂荒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这就是咱们的‘新区速度’。”西岔镇副镇长李正三告诉调研小组,未来西岔镇将在窝窝井村北面继续开展耕地修复工程,目前正在和村民们协商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预计来年开春可实现播种。李正三用手指着远处的一大片黄土地说:“等你们明年再来,这里又会多几抹绿意。”
近年来,兰州新区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将生态建设与现代农林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累计实现耕地修复面积达十多万亩,其中累计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审核标准的耕地面积达2.2万亩,为甘肃的生态修复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攻坚为基 从多到优
目前,兰州新区生态修复项目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调研小组了解到,新区耕地修复资金回收主要由三种方式:其一,在耕地种玉米、燕麦等经济作物,林地则开展林下经济;其二,在自然资源部国土调查数据库登记耕地数据,通过售卖耕地指标来回收资金;其三,将修复后的耕地外包给其他企业,收取一定的承包费。杨浩东告诉小组,目前削山造地一亩平均成本为2-3万元,经过修复后,在省内交易,一亩耕地的指标价格在4万元左右,省外交易通常能达到平均7万元左右。此外,耕地指标的售卖并不会影响耕地的实际使用,“我们还可以自己种或者外包给其他人种。只要修复的好,肯定是不会赔钱的。”杨浩东说。
兰州新区雪川农业有限公司承包了现代农业公园的部分饲草基地,今年种植了苜蓿和麦子。“我目前的任务就是不断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为来年种植做准备。” 项目经理磊永华说,公司对这片的规划是大规模种植土豆和马铃薯,今年是承包的第一年,主要通过播撒硫磺和种植苜蓿的方式来进行土壤改良,待明年土壤肥力有所提升后,再开始改种马铃薯和土豆。“这还得慢慢来,不能急,只要肯花时间,肯定能实现高产,我还是对我的这块地充满信心。”磊永华说。
杨浩东表示,依靠现有技术把荒山变耕地,一年左右就能做到,但是要想把耕地变“肥田”,则是一个缓慢的、看不见的过程。“要想把13级的‘贫地’修复上一个台阶,需要不停耕种,过程至少要花费三年时间。”杨浩东说。
兰州新区赖家坡村杨家沟及景中高速东侧生态修复项目村栽种一年左右的农田防护林 姚智超/摄
尽管如此,兰州新区的各级机构从没有停止过生态修复的步伐,下一步兰州新区将在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做强饲草、花卉、食用菌、畜牧等产业,将耕地修复与农林经济相结合,通过合理的经济布局,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证供应链,完善黄河上游生态修复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真正把兰州新区打造成甘肃乡村振兴的样板区。
(作者姚智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指导教师冯诚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侯巍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 2023-09-01【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酒泉:“后备箱集市”点亮“夜经济”
- 2023-09-01【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望鱼古镇,有一家“古马咖啡馆”
- 2023-09-01【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车间堡垒——记玉门油田炼油化工总厂联合运行五部党支部
- 2023-09-01【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定西夕阳红秧歌队:在“百姓大舞台”上展现老年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