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酒泉:“后备箱集市”点亮“夜经济”
7月15日傍晚,笔者来到酒泉市肃州区金泉南路1号,在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感受正在兴起的“后备箱经济”热潮。近两年来,汽车后备箱文化与消费深度结合的“后备箱集市”正逐渐成为城市夜经济的新风气。相比于传统的“地摊经济”,“后备箱集市”更多的是指“夜市摆摊”的新玩法、新形态,将摆在地面或手推车里展示售卖的商品放进了汽车后备箱,装点上彩灯跟招牌,在年轻群体中备受欢迎。
后备箱市集入口 余若怡/摄
为吸引更多的青年创新创业,带动经济复苏,提振当地经济,1969文创园于2022年4月正式启动“后备箱市集”项目。一个月300元的摊位费,即可低成本入驻。在政策的引导和年轻人的积极参与下,“后备箱经济”成为了一大时尚潮流。据肃州区文旅投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已入驻80位车主,相比去年一年增长了30%。而这些入驻的车主,大多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小小的后备箱,装载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承载了年轻人带给一座城市的活力。
由于工作上的特殊原因,贺郁涵获得了空档半年的机会。从今年6月9日决定摆摊开始,除去下雨天,每天晚上7点,贺郁涵都雷打不动地在这里架起自己的芋泥麻薯小摊。当地大多数人不了解芋泥麻薯,贺郁涵就用自己的抖音账号进行宣传;芋泥比较娇贵,容易变质,她就用最低的成本自制了一个保温箱;手工芋泥麻薯耗时耗力而且利润不高,她就想办法确定自身产品的定位和目标受众,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贺郁涵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顾客流。对此,贺郁涵笑着说:“世界上没有哪个行业是容易的,但凡事都贵在坚持。”
咖啡摊主王家乐今年24岁,刚毕业就从重庆回到了酒泉。由于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从今年5月份开始,王家乐白天做兼职音乐老师,晚上开着自己的车来到这里摆摊。齐全的设备,文艺的装饰,王家乐的车就相当于一个“移动咖啡馆”。王家乐大学主修美声专业,毕业时家里人希望他做一名音乐老师,但他不愿意,想要干自己想干的事。在摆摊之前,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培训、学习、购买设备,说干就干。“来到这里摆摊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自己未来创业积累经验。”王家乐说。
行人来来往往,夏夜里的嘈杂声也没有过间断,一位摊主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卷袖、提笔、沾墨,安静地写字作画,显得与这条街道格格不入。摊位上摆放着不少精美的书法绘画工艺品,灯笼、扇子、书签等,惹来不少行人驻足观看。
摊主周国德是一名00后,从河北石家庄的一所大学毕业两年,现在在酒泉书法绘画相关培训机构上班。白天上班,晚上摆摊。从去年到现在,周国德算是最早一批入驻的摊主。“一边是生活,一边是热爱。”这句话,是对他生活日常最好的诠释。
出生在书画世家,周国德从小就受到了书画文化的熏陶,加之大学学的是国画专业,因此他对书画有着特殊的情怀。周国德表示,刚开始来到这里是想丰富一下生活,后来发现,能够在这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同时,还能宣传我国的书画文化,促进交流学习,其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周国德的摊位 马昕妮/摄
在后备箱市集,酒泉夜晚的时间被拉长、延展,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在这条充满年轻气息的街道,兼具潮流与烟火气的后备箱,成为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的一道新风景。这波年轻人用自己对梦想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点亮了酒泉的夜经济,在释放创业激情的同时,也为这座城市注入新鲜血液,提振消费活力。酒泉需要这种有文化、有温度、有沉淀、有情怀的新空间,开放、包容、创新、实干,也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新标签……
(作者余若怡、马昕妮、董玮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教师王臻、阴雨永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3-08-16【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一群了不起的年轻人
- 2023-08-16【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两代人的护林路:坚守北山用绿色种植希望
- 2023-08-16【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雅安名茶:“蒙顶甘露”诞生记
- 2023-08-16【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刘随:扎根古镇开染坊 在艺术中淬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