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陇东红色歌谣传承人王芳:用声音传承红色基因

23-08-04 11:3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7月14日下午在南梁革命纪念馆的室外露台上,王芳用她的歌声为我们唤醒了20世纪40年代属于陇东地区的时代记忆。

  王芳于2022年8月被庆阳市评选为“第一批陇东红色歌谣传承人”,同时她也是南梁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部部长、南梁红色艺术团团长。刚参加工作的她,是一个有着歌唱特长的专职讲解员;现在的她,是陇东红色歌谣传承人,从讲解员到陇东红色歌谣传承人这条路,她走了十四年,又不止十四年。

  “对于音乐的爱,可能是骨子里就带着的”

  南梁,是位于庆阳市华池县东部的一个小镇,也是原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伴随着南梁革命纪念馆以及红色民俗村的落成,这里成为重要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南梁,是王芳工作的地方,也是她的出生地。“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们放暑假了,跟着家里人打玉米的时候,家长们总会唱一首歌,后来我才知道那首歌是《军民大生产》。”王芳的童年记忆大多都关于劳动、关于音乐,带着陇东地区独特的生活烙印,也为她后来走上音乐之路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王芳正式走上音乐专业学习的道路是在高中。高一的班级中秋文艺演出活动中她表演了一首歌曲,偶然间被学校的音乐老师听到,之后便被老师推荐学习声乐,走上了艺考道路,最终考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音乐教育系。直到今天她仍然记得为她打开音乐大门的那首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具备天赋、也遇到了伯乐,似乎王芳正在走上一条平稳的音乐道路,然而离开学校这座象牙塔之后,她必须面对现实,而现实总是纵横交贯,远比五线谱复杂。2008年6月王芳毕业,当时在甘肃音乐教育还未普及,很难找到与她专业对口的工作,再加上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母也需要她陪伴在身边,所以王芳选择了回到家乡南梁,并通过了入职考试,成为了南梁革命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  

  至此,她与从事音乐工作的梦想似乎渐行渐远了,但音乐从未离开过她的生活,甚至与她变得更加紧密,“在工作或者生活不顺心的时候,我总是会在葫芦河边唱歌,对于音乐的爱,可能是骨子里就带着的,无法割舍。”王芳说。

  作为南梁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女儿,王芳身上带着一种质朴的豁达和真挚的踏实,这些特质足以化解她未能从事音乐工作的那份遗憾,并认真投入当下的生活中。

  “讲解员要做的不只是讲解”

  成为一名专职讲解员的她,开启了全新领域的学习。在投入讲解工作之后,王芳才知道,她的职责远不止于“讲解”这项工作本身,讲解员需要通过有温度的讲解去启迪和引导观众,从而让观众达成与历史的共情,这要求讲解员不仅要了解某个历史事件、某个文物,更要对某段历史有整体性的把握,而南梁革命纪念馆本身具备的红色革命特征,则讲解员对于红色革命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充满情感的讲解员,才能感染观众。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王芳不断的读书、学习、提升个人的讲解能力。《西北革命斗争史》《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及《南梁烽火》等史料都是她在日常生活中反复阅读的。一次偶然的讲解中,来自北京的两名游客在听完红色歌谣的讲解后,询问王芳是否能为他们演唱,王芳为他们演唱了其中一首歌——《军民大生产》,两位游客听完之后便建议王芳可以将歌曲演唱穿插其中,会大大增强讲解的感染力,这个建议给了王芳很大的启发。

唱红全国的三首陇东民歌 王姿涵/摄

  之后,不仅是在红色歌谣讲解时,在其他相关文物、事件的讲解过程中王芳也会寻找相关的歌谣为观众演唱。

  “唱歌给了我很多机会”

  “唱歌给了我很多机会”,做了七年讲解员的王芳,再次迎来了从事文艺工作的机会。2015年,应上级要求,南梁需要成立“南梁红色艺术团”,王芳因专业出身以及在讲解工作中凸显的歌唱及组织能力,被任命为“南梁红色艺术团”团长,承担起了团里的人员组织及节目编排等主要工作。

  这项工作让她“累并快乐着”,能够再次从事和音乐艺术相关的事业,她感到无比开心,也为自己的专业没有荒废而激动不已,但是要组织起一个能够完成各种演出任务的专业艺术团,对她来说也并非易事。

  因为在南梁并没有那么多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王芳只能动员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加入其中。起初,很多人都会以工作繁忙、肢体不协调为理由拒绝参演,这让她感到非常懊恼和沮丧,她不得不调整心态,反复鼓励同事,让演出不仅成为他们工作之外的乐趣,也成为一件让人有很强获得感的事。在她的坚持之下,这个由业余人员组成的专业艺术团终于成立了。

  南梁红色艺术团的所有作品都是由王芳个人创作编排的,王芳将南梁历史与歌舞结合,创作出了《巧儿追梦》《跟着哥哥上南梁》《南梁儿女》等优秀作品,她也带领着艺术团参与了央视军事节目“军营大拜年”、庆阳市电视台快闪、“我和我的祖国”等节目录制。

《南梁儿女》幕后照片(图片由受访者王芳提供)

  “成为陇东红色歌谣传承人是偶然”

  2022年,这是王芳工作的第十四年。这十四年里,她在她的小世界里忙忙碌碌、身兼数职。除了南梁红色艺术团的团长,她也是南梁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部的部长,2017年她被南梁干部学院聘请为音乐教员,为中央党校、延安干部学院等培训班授课百余场次,切切实实地进行着陇东红色歌曲的教学实践。2021年被聘请为中共庆阳市委宣讲团讲师后,她在华池县人大、政协、教育局等单位以《红歌唱响的地方》精品课件形式进行集中宣讲,将陇东红歌传唱给更多的人。

  工作的第十四年,她再一次得到了之前从未想过的机会——成为陇东红色歌谣的传承人。

  “成为陇东红色歌谣传承人是幸运也是偶然。”这一年庆阳市文化馆在南梁寻找“陇东红色故事传承人”,工作组在南梁考察陇东红色故事传承人期间,南梁革命纪念馆办公室主任朱栋向工作组推荐了王芳,认为王芳在陇东红色歌谣的传唱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工作组对于王芳的个人能力及过往经历的一系列系统考察,最终向上提交了申报材料,并成功入选陇东红色歌谣传承人。

  出乎意料的是,成为陇东红色歌谣传承人似乎对王芳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传唱红色歌曲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原来在近几年,王芳就组织参加过红歌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的“六进”活动,此外,每年的文化旅游日以及5·18国际博物馆日王芳都会去甘肃各地的高校、中小学进行“红歌进校园”的活动。时隔多年,她终于做到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音乐育人。

面向华池县第一中学的红歌传唱活动(图片由南梁革命纪念馆提供)

  关于红色歌谣的传承创新,王芳认为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传播歌曲的途径也应该适应时代发展,但是歌曲本身的旋律、歌词一定要按照其原本的模样保留下来,“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源于劳动,而红歌不仅是来源于劳动的艺术更是沉甸甸的历史,所以歌唱它也是在传颂历史,一定要还原它最真实的样子。”这是王芳传承红色歌谣的核心理念,也是对于这项事业最深的坚持。

  有作家说:“要静心学习等待时机成熟的情绪,也要保有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从讲解员到陇东红色歌谣传承人王芳用了十四年,但是在音乐道路的学习,从她16岁延续至今以及更远的未来,正是这份等待和坚持,才带给她这些幸运与偶然。至于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她说:“还是一样的,多么大的舞台我也去上,多么小的舞台我也会唱”。

  *本文系2021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创新及其社会效应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YB016)

  (作者王姿涵、胡洁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指导教师权玺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