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秦安古建筑群:千年古韵 一城华彩

23-08-02 17:0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专题】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秦安古称成纪,坐落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

  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羲里娲乡”,是人类始祖“两皇”(伏羲、女娲)的故里,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随着历史的变迁,秦安诸多历史建筑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消散,但仍有少数古代建筑被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见证着秦安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兴国寺:闹市中的一片宁静

  兴国寺位于秦安县城北街,它地处闹市区。走进兴国寺,与周围的喧闹不同,兴国寺中是一片安静。

  在兴国寺中有许多陈列着文人书法作品和出土文物的房屋,这些建筑都是后来补建的,经过六百多年的变迁,兴国寺大多数古建筑早已无存,现仅剩一座创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的般若殿,依然目睹着古城的历史沧桑。

般若殿外景 张乐荣/摄

  般若殿是兴国寺的主体建筑,它坐东向西。般若殿殿顶正脊两面雕刻有行龙、牡丹纹,正脊中部装饰有琉璃。垂脊、戗脊上各有两座蹲兽,在戗脊的两侧还置有狮、虎、豹、狗等,殿顶四角分别有四大天王各一尊。

般若殿殿顶 张乐荣/摄

  大殿前檐用4根粗大檐柱支撑,檐柱整体微微向内倾斜,与地面形成75°的夹角。大殿内本没有支柱,但在后来的修缮过程中加入了两根支柱。在大殿顶部架有一根粗大的圆形横梁,它在结构上采用了元代特有的斜梁构件做法对横梁的重量进行了有效的分担,同时也扩大了殿内空间。元代以来发生过多次影响秦安的大地震,许多古建筑都在地震中被毁,而秦安兴国寺的主体大殿般若殿仍然保存完好。

  兴国寺曾是兴国镇第四小学的所在地,后来学校搬迁后这里也就成了观光游览的地方。

  兴国寺的周围是一片闹市,而它,则是那闹市中的一片净土。与周围的喧嚣不同,它则是充满宁静,在岁月的沉淀中更具魅力。

  文庙:崇儒尊孔,文化圣地

  秦安文庙位于甘肃天水市秦安县新华街东学巷。它创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时极具规模,曾是天水地区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崇圣尊孔之地。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在大成殿的前面是戟门和泮池 。“泮池”又名“泮宫”,是大成殿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为“泮宫之池”。穿过戟门和泮池,就到了大成殿门口。

大成殿门口侧柏 张乐荣/摄

  在大成殿门口,有一棵侧柏参天蔽日,侧柏距今约有880年历史,柏树树干下身合围近5米。它常年矗立于此,见证了秦安文庙的一次次修缮。

大成殿外景 张乐荣/摄

  秦安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上覆盖有琉璃筒瓦,梁枋上装饰有彩画,脊上刻有龙、凤、牡丹、菊等纹饰。

大成殿内景 张乐荣/摄

  大成殿内设有孔子的塑像,在大成殿梁上,挂有“万世师表”四个大字。据记载,“万世师表”是清朝康熙皇帝亲自写给文庙,并颁行天下的。

大成殿内壁画 张乐荣/摄

  在雕塑四周的墙壁上,有着诸多的壁画,讲述了孔子从出生到去世所发生的诸多事件。例如钧天降圣、舞雩从游、韦编三绝等。

  泰山庙古建筑群:字蕴乾坤,庙传文脉

  秦安泰山庙古建筑群是天水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泰山庙古建筑群,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凤山上。被誉为“陇上铁汉”的清代邑人安维峻曾作诗赞为“洞天高处是,井望中多”。

  根据明代胡缵宗《秦安志》和清代孙海《秦安县志》考证,泰山庙始建于元大德之前,现存庙宇均是清代以后补修的。

泰山庙前山门 张乐荣/摄

  最前端山脚下为前山门,为上山之径,门口书有“凤山”二字。

东岳天齐庙 张乐荣/摄

  上山后穿过财神洞,首先看到的便是东岳天齐庙,东岳天齐庙(泰山庙)为泰山庙建筑群之冠。据石碑记载,庙宇落成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庙内主体建筑东岳大殿,采用不模前后廊式建造。

蓬莱阁 张乐荣/摄

  东岳大殿后面是蓬莱阁,它耸立在一长方形的台基上,为乾隆十四年(1749)秦安知县蒋允焄创建。在其支柱上有一幅很有气势的对联,是由秦安诗人李桂梓先生撰联,由甘肃文史馆馆员沈年润所书的:扪参历井,任我登临到天界。佩菊纫兰,凭君啸傲到沧洲。

无量殿殿额 张乐荣/摄

  顺着台阶往上,就到了五台观庙宇。这里的庙宇建造最为密集。现存的庙字有钟楼、土地庙、娘娘庙、药王洞、华陀庙、无量殿、灵官殿、仓颉庙、千眼千手佛洞、接引阁等。其中无量殿的规模仅次于东岳大殿,有胡绩宗所书“太玄之殿”殿额。原殿年久已毁,现存的大殿是清代同治年间复建的。

  秦安明清街:繁华中的一抹古风

  秦安明清街旧称南上关,上关街。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以南,是目前甘肃省保留最完整的4条明清古街之一。

秦安明清街 张乐荣/摄

  公元1150年,秦安县建县时,该街就已存在,清道光年间,该地形成街景。

  秦安上关明清街现有临街铺面230余间,总建筑面积5500余平方米,道路全长500米,平均宽8米,总面积为3780平方米,铺面均为明清时期建造的土木结构建筑。

  汶川地震后,该街80%成了危房。2009年10月,开始加固维修,它于2011年维修完成。

明清街内景 张乐荣/摄

  这条明清古街道,商铺林立成片,货物五花八门。各种店铺应有尽有,保持着旧有的格局,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报刊匾额博物馆 张乐荣/摄

  坐落在明清古街中的报刊匾额博物馆,木制的二层小楼,古色古香的建筑为其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作者高浩天、沈雅妮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老师张华、周玉桥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