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做强甘肃现代农业产业园
原标题:加快做强甘肃现代农业产业园
王建兵
从加强园区总体规划,优化园区主导产业,理顺各方利益联结机制,深度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产业园保障机制等方面着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举措,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对于探索农民持续增收新机制,推动甘肃农业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加强园区总体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应以“整体规划、宽进严定、严控质量”为原则,科学论证园区设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防止盲目发展。适度超前、科学编制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园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园发展目标、任务,构建“多规合一”的组织协调机制,确保与当地环境、土地、城乡建设等各类规划有效衔接。根据交通基础设施联通性,加强资源整合,推动每县选准1至2个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培育地方知名品牌,创建横跨县域和乡镇的产业园集群。
优化园区主导产业。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出发点,选择基础设施较好、水利和土壤条件好的集中连片地区,高标准建设农田工程,建立制种玉米、油菜、小麦等农产品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将小麦、玉米等初级农产品和现代种业做大做强。着重推进优势明显、附加值高的高效现代农业,利用山地、丘陵等非基本农田,大力发展茶、蔬菜、花卉、林果、苗木等产业,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带和产业群。设立一批以绿色有机粮食、蔬菜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实现粮食、蔬菜的优质化、营养化和绿色化。
理顺各方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创新利益联结模式,试行“托管保底”“合资兜底”“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租金+分红+劳务收入”等模式,将企业与农民建立更为紧密的股权型、分红型等合作关系,让农民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二是扩大财政资金折股量化试点,探索农村集体产权流转参与产业园建设的可行路径,鼓励农户以劳动力、土地经营权、产品、技术等形式入股,做到资源转化为资本、资金转化为股金、农民转化为股东。三是加强利益联结的法律约束,如土地流转合同、农户入股合同、农户务工和分红合同、农产品价格保护合同等,明确义务和处罚条款,确保企业和农户双方享有平等权益和责任。
深度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集农业育种、生产、加工、仓储、流通、销售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体系,逐步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定量决策、智能控制、安全溯源的智慧化和可控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拓展农业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构建“三链同构”体系,配套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体系。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旅游+康养度假”“农业+旅游+农事体验”“农业+科普教育”等产业园,形成以生态、观光、康养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产村融合,要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带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构建“生产在园、加工在村、收益在民”等产村相融、园村共建模式。
完善产业园保障机制。一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园区内培育龙头产品和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农户和科研人员的技术对接和利益对接。二是鼓励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参与产业园建设,政府可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吸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科研机构等参与产业园投资、建设和运营。三是健全以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科普与农事教育、职业农民培训为一体的生产性服务机制。四是强化科技支撑,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园的新业态孵化、科技创新和推广的引领功能,紧紧围绕育种、农业数字化、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加快研发推广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五是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增强各生产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促进农产品品牌上市,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作者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第五十九期中青三班学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2022-04-29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 2022-04-22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创新实践
- 2016-07-12朱勇:彰显法治的力量
- 2022-02-22大力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