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图片故事】通渭农民刘满仓的皮影情

22-04-08 19:48 来源:新甘肃 编辑:张玉芳

刘满仓勾画戏影子。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张子斌 摄影报道

  在通渭县常家河镇固堆河村,有一个农民因为一生钟爱“皮影”成了名,如今,他终于把小戏唱成“大戏”了!

刘满仓对铲好的牛皮进行影人刻制。

  他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通渭影子腔的传承人刘满仓。

刘满仓对刻好的皮影具上色。

  今年57岁的刘满仓从小受家传皮影戏的影响,12岁时便跟随爷爷的影戏班学唱腔、弹三弦、敲碰铃、打甩板、雕刻皮影。初中毕业后他继承祖业,开始演唱皮影戏。但因皮影戏演出的收入越来越少,周边的皮影戏班也越来越少。刘满仓难以改变日渐式微的局面,只是偶尔挑着担子在大山深处行走,走乡串村表演皮影戏。

刘满仓展示制作好的一组皮影。

  好在刘满仓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祖传七代,延续二百多年的皮影戏在我手上不能断,再难也要传承下去。”

基本成型的影人。

  为了丰富和传承自家的皮影戏,刘满仓花着务农的收入去陕西、河南、广东等地,几十年的坚持和不断学习,他掌握了皮影戏的各门技艺,敲锣打鼓、吹拉弹唱,画线谱、刻影人等等,无不精通。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他在农闲之时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皮影戏本已达百余种。

刘满仓对一些古旧剧本重新进行整理抄写。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近年来,刘满仓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级相关类别戏演出和研讨活动,获得了不少奖励和荣誉,每年总有一些大学师生和相关学者前来交流参观。

每隔一段时间,刘满仓就对自己收藏和创作的剧本进行一次晾晒。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腔热情,不懈地坚持和努力,靠“皮影”成名,成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镜头记录时代变迁,影像见证历史瞬间。为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摄影爱好者的联系,在这个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季节,每日甘肃网图片频道、新甘肃客户端镜像频道特向奔波在社区乡村、山川草原上的您约稿,您拍摄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纪实、人物故事以及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具有新闻元素和光影艺术的照片,我们将择优及时刊发并支付稿酬。

  期待您运用丰富的摄影语言,描绘陇原大地日新月异的精彩瞬间,讴歌陇原儿女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