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静宁苹果产业链的长宽高
一个苹果,或将助推甘肃省静宁县从西北腹地一个不甚知名的县域走向全国中心。
截至2021年底,甘肃省静宁县苹果果园总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稳居全国苹果规模栽培第一县的位置,果品总产量达到85.6万吨,实现产值48.6亿元,品牌价值达到158.95亿元。
以此为基础,未来五年,静宁县提出了“力争果品产量达到10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努力把静宁打造成中国苹果之都、国际交易中心。”的发展目标。
静宁有机苹果示范园(央广网发 静宁县宣传部 供图)
静宁苹果的产业链有多长
从苹果种植、物流仓储、海外仓拓展,到劳务品牌输出、期货保险引入,静宁苹果的产业链不断延长,并通过多年的“抛光打磨”,产业能量持续释放。
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李建明介绍:“在种植端,近年来静宁县加快种植模式革新,大力发展‘矮化密植、水肥一体、机械务作、数字管控’的现代果园,同时,通过‘苹果+菌棒+食用菌’等多种组合,实现延链赋能、闭环发展。”
在流通链上,静宁县聚焦储藏保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副总经理郭双子告诉记者:“2017年,集团投资1.6亿元建成了甘肃省规模最大的集果品保鲜贮存、包装加工、冷链配送、终端销售和农村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冷链物流产业园。这之后,集团陆续投入2000多万元,在北京、上海、重庆、西安、兰州等城市设立了“静宁苹果”品牌形象店,并运营3家网店,实现了线上线下比翼齐飞的新型销售模式。”
静宁苹果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产业园(央广网发 静宁县宣传部 供图)
内销的同时,静宁县围绕出口营销体系构建,积极拓展“海外仓”。据了解,2021年,静宁县出口鲜果1.93万吨,出口创汇1.3亿元,中国西北的小苹果摆进了俄罗斯、泰国、越南等国家餐桌。
“让技术好的果农走出去”。不止是从田间到餐桌,静宁苹果的产业链延伸到了劳务输出。据静宁县人社局局长周浩仁介绍:“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组织输送等方式,静宁县果农劳务产业逐渐朝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职业化发展。2021年10月‘静宁果农’成为地方特色类劳务品牌,借助‘静宁果农’品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果农源源不断走出去。2022年2月,静宁县推出‘静宁果农’APP,该软件打通劳务产业上下游信息,为果农、企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技能培训、职称评定、劳务输出等便民服务。”
延链思维已经嵌入到静宁苹果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当中。
受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影响,果农的收入往往不是很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静宁苹果的产业链延伸到了金融领域。2018年,在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支持下,“期货+保险”模式的引入,成为果农的保护伞。静宁县金融办负责人李永明告诉记者:“简单来说,‘期货+保险’模式就是果农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看跌期权产品,期货公司再与其他交易者进行期货交易与风险对冲,三者通过不同方式转嫁自身风险,形成风险转移和风险对冲的完美契合。”
据李永明介绍,通过连续四年实施苹果‘保险+期货’项目,36037户果农和4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投保苹果16.58万亩、25.26万吨,累计赔付8599.12万元,为广大果农转移市场风险、实现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向度融合下的产业宽度
三产融合将会成为国家解决农业溢价难的突破口。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缺什么招什么、什么弱补什么。”近年来,静宁县通过不断加强产业聚集,将苹果产业的路子越走越宽。以果汁果酒为主的精深加工业、纸箱包装为主的二产关联产业,都成为静宁苹果产业的增值密码。
静宁苹果精深加工 (央广网发 静宁县宣传部 供图)
为了分散果品的经营风险,实现多次转换增值,静宁县招引并扶持重点链主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加强苹果精深加工,开发果胶、苹果醋、苹果酒等系列产品。静宁沁园春酒业专门从事苹果醋、苹果酒的加工生产,据该公司总经理戴中锋介绍:“借助静宁本地苹果产业的优势,公司与省农科院进行合作,制定先进的果酒生产标准,并每年以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从苹果种植贫困户中收购品质优良的二级苹果,所生产的苹果醋、苹果酒售往宁夏、陕西、四川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
与此同时,静宁县大力发展纸箱包装、果实套袋、苹果发泡网、果树专用肥等苹果关联配套型产业。恒达公司、欣叶集团等龙头企业也逐步实现由农产品包装向工业品包装,普通包装向精细包装,单一纸制品包装向多元化包装延伸。
一业兴百业旺,截至2021年,储藏营销型龙头企业161家,全县果品贮藏能力达到65万吨,加工转化能力达到12万吨,纸箱生产能力达到3.3亿平方米。
二产融合势头强劲,苹果产业+文旅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据了解,静宁县以“金果家园”为旅游名片,着力打造以生态观光、农事体验、苹果采摘、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体验式文旅项目。2020年3月,静宁35°苹果谷二期旅游景区开始建设,该景区将苹果文化与乡村文化相融合,集苹果产业、乡村振兴、休闲生态为一体,截至2021年10月,二期工程已投资3093万元,后续将陆续投建高空滑索、玻璃栈道及滑雪场等娱乐设施。
静宁35°苹果谷景区(央广网发 静宁县宣传部 供图)
首位产业的高度和势能
苹果已成为静宁的首位产业,农民果品收入占年收入的70%以上。首位产业的发展潜力和“钱”景如何,种苗和品牌成为关键。
高质量的种苗是苹果产业的芯片。“品种好、技术新、价格高,产业才能强。必须提早制定行业领先标准,加速抗重茬砧木及新优品种选育,加大果业前沿技术的研究。”和果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建明告诉记者,静宁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外调苗木质量差、品种难以保证、进入结果期晚等问题的制约。为了摆脱对外地果树苗木的依赖,2014年静宁县成立果树果品研究所,率先展开了无病毒带分枝优质大苗繁育技术,年出圃“成纪1号”、“静宁1号”等分枝优质苗木100万株。该苗木比外调苗木提前两年挂果,四年生树亩产可达1500公斤,经济效应显著提升。
栽培技术方面,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静宁气候特点的 “红富士苹果早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使果树提前两年挂果,每年每亩增加产值1000元以上,全县10万亩幼园因此项技术年增值1亿元以上,该技术被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列为新优技术,已在甘肃及全国苹果产区重点推广。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品种单一的问题,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积极搜集保存苹果种质资源,引进国内外优名品种及其砧木110份,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材料。
静宁苹果新品种研究 (央广网发 静宁县宣传部 供图)
种得好,更要卖得俏。其间,品牌成为打开市场、实现高溢价的通行证。多年来,静宁苹果完成了从扩产量到提质量,再到打响品牌的三级跳。据介绍,静宁苹果先后获得“中华名果”等17项国家级大奖、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等8张国家级名片、荣获“中国苹果之乡”等9个国家级荣誉称号;静宁苹果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评估连续6年名列同类产品前茅;2020年7月,欧盟理事会决定将“静宁苹果”列为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为“静宁苹果”开拓国际高端市场提供了可能。
品牌的高度和势能为静宁苹果的产业整体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伟说:“‘静宁苹果’母品牌是市场认知产品的基础,是消费者选购的‘一级菜单’,叫响区域公用品牌,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后续推进。果品企业品牌作为子品牌,搭载区域公用品牌的‘航空母舰’闯市场,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壮大。”
2021年12月,《静宁县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提出,做强创新链,建设中国苹果科技研发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做优供应链,建成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提升价值链,建成中国苹果展示展销中心和中国苹果价格发布中心;完善流通链,建成中国苹果物流电商配送中心和中国苹果国际交易结算中心。
一张全国中心、百亿产值的产业蓝图徐徐展开。
记者 邸文炯 实习生 杨诗卉
相关新闻
- 2022-04-06【甘快说】改革无止境 砥砺再出发
- 2022-04-06【甘快看】推动能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甘肃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
- 2022-04-06【甘快看】甘肃明确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
- 2022-04-06【甘快看】践行富民兴陇使命 奏响文旅发展强音分时预约赋能甘肃旅游景区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