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看老乡】金塔:张老汉降“膜”记
“这么晚了,还不回来,也不知道干嘛去了。”外面的风呼呼地刮着,老伴儿一边叨叨着,一边半掩着门,却瞅不见张老汉的踪影。门前的树枝上挂着白色塑料迎风飘扬,显得格外刺眼,于是赶忙颤颤巍巍地关上了院门。
原来,金塔县大庄子镇永丰村六十多岁的张建成一大早就出去了,老伴儿左等右等不见回来。
晌午过了,只见张老汉满身尘土,一脸疲惫的进来了。老伴儿絮叨道:“一早晨了不见你的人影,地也不去收拾。”张老汉气的憋红了脸,端起饭碗便吃了起来。
放下饭碗,张老汉便一声不吭地走出了家门,气的老伴儿直跺脚,顿时心里不安起来:“老头子这是怎么了?难道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做好的饭又凉了,老头子还不见回来,老伴儿越想越气,心里谋算着回来怎么收拾他……
终于,听见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老伴儿赶忙掀开门帘、提高嗓音准备骂这个不去备耕的老头子,却看见老头子怀里抱着一卷地膜放在了院子里。
“他没有问我要钱,这是哪来的地膜?”这时老伴儿心里有千万个疑虑,心都提到了嗓门眼儿。
“你先别激动,我听说镇上有地膜‘以旧换新’的政策,正好地里好多废地膜,我就把地里的地膜都拾堆,下午又去把渠道附近的地膜都拾堆,拉了三车电动车到镇上兑换,真的兑换到了新地膜,这可是真金白银,既美化了环境又节省了种地的开支。”张老汉手舞足蹈地说道。
只见老伴儿高兴的像个孩子,乐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事,你真行,给我们省了一笔钱,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拾地膜,再换几卷,我们春种地膜就够了!走,给你多加几个菜,再喝杯酒……”瞬间,张老汉感觉到连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温柔了。
“要想作物长得好,地膜就要用得早”,这句口号只要是老庄稼把式都不会陌生。在上世纪80年代,地膜的推广应用拉开了金塔县农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新局面,为粮食稳产增收、蔬菜全季供应、农作物推广等注入了活力。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地膜已逐渐从增产增收的“白色革命”演变为困扰农业发展的“白色污染”。
如何解决这一困扰?近年来,金塔县各乡镇陆续引导农户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将田间清理的残留地膜,交售到废旧地膜回收点,统一送到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进行加工,原本属于“白色垃圾”的废弃农膜经过分拣、热熔、加工之后变成井筒、井盖和水篦子等系列产品,迎来“新生”。
恒泰井盖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理高占海说:“我们今年废旧地膜回收了大概四万立方,正在加工生产井盖,主要发往青海、新疆、蒙古等地,收益特别可观。”
农业开发,改变农村;开发农业,致富农民。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既要增产增收,也要绿色环保。作为农业大县,金塔县73.59万亩的耕地每年的地膜覆盖率在60%左右,如今,回收率逐年上涨。
2022年,金塔县争取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资金365万元,进一步提高捡拾、回收、加工率,实现了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开创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绿色模式。
“随着这些年农膜使用量的持续增加、使用年数的增长,残留和随意丢弃的废旧农膜形成了‘白色污染’,大风一起群‘膜’乱舞,真的是农村的地‘魔’。自从张老汉老两口尝到甜头后,农户拾地膜的积极性很高,每天都有十几车,全村的环境面貌大大得到了改观,多亏了张老汉他们啊!”大庄子镇永丰村党支部书记梁虎高兴地说道。
“我们老两口拾地膜,既能省钱,还能改善村子周边环境,我想这也是个大好事。”张老汉自豪地说道,脸上写满了笑容。
通讯员 王萍 图/文
相关新闻
- 2022-03-17【小康圆梦·看甘肃】西和: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带动群众致富
- 2022-03-17陇南两当:羊肚菌抢“鲜”上市
- 2022-03-16【小康路上看老乡】文县:6000多亩蒜薹喜获丰收
- 2022-03-15【小康路上看老乡】庄浪:春耕春播好时节 田间地头农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