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就送礼品?别信,谨防被诱导消费
原标题:听课就送礼品?别信,谨防被诱导消费
中国甘肃网3月1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谭安丽)“我们有一场产品回购会您有空来听吗?只要到现场就送礼品。”这样的电话你是不是也接到过?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直接挂断电话,但对于闲时间比较多的老年人,这样的诱骗手段却能屡屡得手。3月10日,市民张先生通过本报“3·15”维权热线向记者反映了其父母被诱导性消费一事,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此类监管。
“去年的时候,我父母就经常会拿一些免费的小东西回家,洗脸盆、洗脚盆、小凳子、面条、鸡蛋什么的,我们刚开始也没注意,只当是哪个店做活动排队领的,因为以前他们也做过这样的事,就劝他们不要为了这种几块钱的东西去耗上老半天,没想到,发现的时候已经被套大了。”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父母是平时炒菜都不舍得多放两滴油的人,日子过得非常节省,但自从“着了道”之后,经常会高价买一堆用不上的东西,而且都是在听课的时候被诱导性消费的。
“买回来的扫地机器人、果蔬清洗机,这些东西平常要是我们买,肯定会挨骂。但他们自己去听课,几千块钱的东西眼睛都不眨就买了,买来了放在家里又嫌费电不舍得用。”张先生说,父母买回来之后估计也很后悔,从来不在他面前提买了什么,每回都是他看到家里多了东西套问出来的,“那个海尔的果蔬清洗机,就是去听了两次课送了两个塑料洗脚盆就买了,说是4000元买的,我网上一查,同款的还不到1000元,我爸脸皮薄,刚开始还不愿意去退,最后想退已经找不到人了。买的扫地机器人就是个塑料壳子,根本不能用,直接丢掉了。”
“按照一般套路,前两次宣讲会一般都是免费送东西的。”张先生说。他注意观察了自己的父母,比如最近的一次买奶粉,头一天领回来一个买菜的小推车,第二天领回来两个杯子,第三天就买了6000元的羊奶粉回来。
据张先生的父母回忆,宣讲会上“讲师”给他们讲了老年人如何保健,还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什么“病从口入”“饮食安全”“一辈子不容易,要对自己好一点”等等,也许还找了一些“托儿”现场抢着买,一些不明真相的老年人就上了当,高价买回了不需要的甚至劣质的产品。
“每次消费上当后就会消停一段时间,隔一阵人家一骗又去了,我也很无奈,现在家里那种保温杯、洗脸盆几十个,都是他们去听课领的礼品。希望监管部门能加强这方面的监管,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种营销骗局,避免上当受骗。”张先生说。
既不是厂家授权的代理商,卖的还是高价劣质品,这样的你会买吗?也许免费的鸡蛋、挂面、保温杯等礼品很诱人,但天上终究不会掉馅饼。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遇到来路不明的电话或者短信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轻信一些营销活动的宣传,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遇到事情多和家里的年轻人商量,一旦听到“送礼品”“听讲座”“买产品还能旅游”“听讲座中午管饭”这样的宣传话术,一定要多注意或者坚决拒绝。遇到有这种以免费领取礼品作诱饵的推销活动,要及时报警。
“3·15”到了,如果您有相关维权故事、曝光线索等,可通过关注“兰州晚报”官方微信、@兰州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下载“指点兰州”App客户端或拨打晚报新闻热线0931-4286666,邮箱931088573@qq.com,与我们互动交流。
相关新闻
- 2022-03-10健身房跑路 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 2022-03-09198家线下店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 近期兰州市将发布退货指引
- 2022-03-08各类促销活动扎堆 谨防消费中的“美丽陷阱”
- 2022-03-08兰州市发布2021年度12315中心受理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 餐饮和住宿类消费问题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