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甘肃】胭脂三川 “石榴花”开——甘肃康乐入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岁末,喜报传来,甘肃康乐成功入列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近年来,该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州“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示范区工作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实施思想铸魂、文化引领、品牌提升、聚力发展、依法治理“五大工程”,着力打造“一墙一园一游一网两馆五融多点”创建工作特色品牌,谱写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建设幸福美好新康乐的崭新篇章。
思想铸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去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康乐县各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爱党爱国热情,把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
抓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是加强各民族之间深厚感情的着力之举。近年来,该县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在中小学开展了“同心向党”手抄报、中华经典诵读、“石榴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等比赛,各学校广泛开展千字文武术操及书法校园、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中华民族爱国情怀。
图片来源:民族日报
同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也在全县铺开。在全州第18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举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型文艺演出,并组织开展摄影展、书画展、乒乓球比赛、助残日活动等十项规定动作和十项自选动作,在各基层党支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后,县上组织了20多场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基层大宣讲,深入乡镇、村社、机关单位、医院、学校等基层一线,面对面向各族干部群众开展宣讲和专题辅导培训,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群众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康乐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
文化引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康乐历史上作为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之要冲,各民族“茶马互市”活跃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的农牧交汇区,全县30.75万总人口中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60.65%。
图片来源:民族日报
在创建过程中,康乐县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结合独有的人文历史和资源禀赋,大力挖掘红色资源和“边家林”文化,加大对“莲花山花儿”等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实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工程,在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增强时代性、包容性和共同性,打造了一批具有康乐特色、康乐风格的优秀文化作品。
充分发挥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和县博物馆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大力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宣讲中国共产党艰辛的发展历程和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不断激发干部群众对党的感恩、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利用乡村大舞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演出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让大家在说说笑笑、唱唱跳跳中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品牌提升:打造创建工作特色
公路沿线、乡村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墙;
滨河文化广场和古树名木植物园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基地;
竹子沟、白桦林等旅游景点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游活动20多次,充分展示康乐县的生态底色、旅游资源和民族团结生动局面……
康乐县紧扣关键任务,搭建多元载体,丰富创建内涵,激发创建活力,不断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建设成果,着力打造创建特色品牌,讲好康乐创建生动故事,发出康乐创建响亮之声,推动创建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民族日报
在打造“一墙一园一游一网两馆五融多点”的创建工作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努力提标扩面、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融入民族团结元素,做到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并开通“康乐民族团结故事”微信、微博公众号,使互联网成为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的最大增量。同时,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进村(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寺庙、进医院、进商场、进庭院、进景区“十进”活动,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了创建之路。
“县上还通过网络报名评选出康乐县民族团结进步形象代言人,招募组建民族团结进步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提升了康乐县创建工作的品牌形象。”康乐县创建办负责人说。
聚力发展: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康乐县坚持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石,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发展,以社会发展带动民族团结,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全县中心工作,形成了家乡美、产业兴、生态绿、民族亲、人心齐的喜人局面。
随着创建活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创建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的效果得到彰显,该县进入了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在康乐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落实“十个一”工作法、包抓村制度,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7.7亿元,扎实开展“3+1+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全力补齐短板弱项,经过不懈努力,全县8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9.8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图片来源:民族日报
着力打造“一中心三片三路四区四山”项目空间布局。近年来,该县组织实施500万以上重点项目249项、完成投资429.7亿元,成功引进全州首家电子厂“科司特”,实现电子制造业“零”的突破。并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推广种植高原夏菜和秋菜8800亩、特色林果1.2万亩,建成食用菌生产棚1950座,培育形成食用菌、高原夏菜和特色林果三大新兴产业。同时,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胭脂湖景区、草长沟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县被互联网新闻中心评为“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
下大力气持续改善民生。新改扩建各类学校163所,“两后生”全部接受职业教育。深入推进“健康康乐”建设,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核酸检测PCR实验室、县医院发热门诊建成使用,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开通康乐至临洮、康乐至莲麓的公交车,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组织实施特殊困难群体面貌改善提升行动,统筹开展环境、厕所、风貌“三大革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色和生态成为该县创建工作最厚重的底色和最大的亮点。
依法治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康乐县坚定不移用法律保障和巩固民族团结,围绕强化民族事务治理、宗教事务管理、基层组织建设、民族法治保障和平安康乐构建,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认真贯彻落实《宪法》《民法典》《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八五”普法和“法律八进”活动,集中开展民族宗教政策“百场万人”大宣讲。同时,成立民族宗教政策宣讲小分队,深入到乡镇村社、宗教场所、机关单位开展多轮次的巡回宣讲,打通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图片来源:民族日报
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的济南市钢城区、莱芜区签订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议,促进两地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切实维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实现双向服务、双向管理。
“亲密好像石榴籽、幸福犹如石榴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新作为。下一步,康乐县将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不断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康乐。
相关新闻
- 2022-01-06【中央媒体看甘肃】庆阳市纪委监委向124个乡镇派驻监察室
- 2022-01-06【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鸭暖镇党委书记单自鹏: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 2022-01-06【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规模以上取水口2025年前全面实现在线监测
- 2022-01-06甘肃优化生育托育保障措施 助“三孩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