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看甘肃】肃南:小小芨芨草72变展“钱景”
明花乡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这里的沙地荒滩上生长着一种年复一年自生自灭的植物——芨芨草。冬日里,除了枯叶看似只能成为牛羊的美食,而干枯的芨芨杆只能随着春风倒下,春雨浸润腐烂,最终化为草场来年的养料,可谁都不曾想到,这不起眼的芨芨草也可以成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宝贝”。芨芨草是一种耐旱、根深、耐寒、不惧盐碱的野草,即便是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也能茁壮成长。近日,记者走进明花乡湖边子村,在肃龙家庭农牧场农场主郭肃龙的草场上,工人们正在收割芨芨草,在湖边子村的戈壁草滩上,最多的就是这种草,冬天农闲时,农民们出门顺手割一把,转手就能变成钱。
在肃龙家庭农牧场的院子里,工人们正在有序的卸着从草场拉来的芨芨草,一捆捆刚收割的芨芨草被整齐码放着。郭肃龙告诉记者:“我们明花乡的芨芨草是实心的、品质好,所以我们的芨芨草很受欢迎。我的家庭农牧场每年可向青海、宁夏、河北、新疆、山西等地销售芨芨草700余吨。今后,打算吸收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农牧场当中来,在冬日农闲时刻进行芨芨草的收割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
妥丰海是明花乡南沟村的党支部书记,从小生长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他,对芨芨草有着特殊的情感,芨芨草在别人眼里是一文不值的草,而在妥丰海的眼里,却是致富的“金元宝”。
2015年,妥丰海注册了瀚海生态文化庄园,成立起一家利用芨芨草扎扫帚的加工厂,芨芨草供不应求,当地农民主动加入文化庄园,采割和加工芨芨草成了带动群众增收的一项产业。随处可见的芨芨草“摇身一变”成为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扫帚,也正是在这里,让附近农牧民在冬日农闲时多了一份收入。
妥丰海告诉记者:“庄园成立后,每年农闲时刻就利用芨芨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召集附近的闲散劳动力,进行原材料加工,制作成扫帚后再向外地销售,庄园的扫帚最远卖到了新疆,临近的市县也有销售,环卫大队用的扫帚也都是庄园制作的。下一步,我还要不断健全完善庄园的设施、设备,开拓销售市场的同时,围绕芨芨草,抓生产管理、抓各项服务,抓与农牧户的对接,不断提升了庄园的发展能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明花乡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顾永新告诉记者:“进入冬季以来,明花乡的农牧民群众也没有闲着,充分利用芨芨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农闲时刻进行芨芨草收割,来增加收入。今年芨芨草的价钱是比较好的,每斤可以卖到1.1元左右,每天每个人可以增加两三百元的收入,一个冬天下来就可以增收1万元左右。”如今,被人们“弃之如履”的芨芨草变废为宝成为兼具生态环保、增收致富的“双赢”产业。
近年来,肃南县把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在大力发展甘肃高山细毛羊、牦牛、优质黄牛等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芨芨草加、刺绣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各类产业的竞相发展,让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通讯员 郝进鹏 佘郎燕
相关新闻
- 2021-12-31【小康圆梦·看甘肃】临泽:冬季草莓上市忙
- 2021-12-30【小康圆梦·看甘肃】金塔:厚植民生福祉 唱响幸福“进行曲”
- 2021-12-30【小康圆梦·看甘肃】会宁:东西部扶贫协作硕果累累
- 2021-12-29【小康圆梦·看甘肃】宁县太昌镇:多点发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