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五年交出靓丽成绩单
原标题:平凉:五年交出靓丽成绩单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11月27日,记者从中国共产党平凉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获悉,五年来,平凉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市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久久为功、苦干实干,推动平凉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五年来,平凉市坚持厚植动能做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加固。平凉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平凉红牛、静宁苹果等传统产业加快升级,煤电化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十大生态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升。预计到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6亿元,五年平均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7.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739元和10829元。
尽锐出战精准施策,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平凉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70.4亿元,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实现,长期困扰群众的行路、吃水、住房、上学、看病等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富民增收产业不断壮大,贫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全市4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县(市、区)脱贫摘帽,彻底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转入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脱贫群众精神风貌得到重塑和升华,勤劳致富的信心更坚、心气更足。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五年来,平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党政机构改革、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国资国企改革有序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全面推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政务服务和投资环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拓展,平凉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平凉县县通高速即将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平庆铁路、平凉机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自来水入户基本全覆盖,引洮二期骨干工程全线通水。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千家万户,中心城区和六县(市)基础功能不断完善,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华亭撤县设市,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8%。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和清洁村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启动,一些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正在加快补齐。
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平凉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8%,五年增长2.7%,获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如期完成,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水质全部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重点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整治,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
人民至上普惠共享,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五年来,平凉市就业创业政策全面落实,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面持续扩大,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全面实现,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特色彰显。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救治水平持续提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常态化防控有力有效,守住了城乡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防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平安平凉、法治平凉建设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明显。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军政军民团结局面不断巩固,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推进新时代平凉发展,必须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平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只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端端正正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实实在在关心群众安危冷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才能赢得全市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平凉新篇章。
相关新闻
- 2021-11-27甘肃平凉:开展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处置应急实战模拟演练
- 2021-11-26平凉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 2021-11-26征程万里风正劲 乘风破浪启新程——平凉市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 2021-11-22平凉市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助力文明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