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敦煌哲学”研究 取得多项高质量成果
原标题:我省“敦煌哲学”研究 取得多项高质量成果
中国甘肃网10月20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荆雯)10月16日,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甘肃省智库发展研究2021年度学术年会在兰州举行。此次会议的讨论重点为“敦煌哲学”为主题的三项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位项目获立者蔺海鲲、李骅、成兆文都是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的骨干成员。
与会者一致认为,随着三项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以及其他成果的不断涌现,说明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工作获得了较大突破,也标志着敦煌哲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敦煌哲学逐渐被学术界认知和接受,并必然产生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这是甘肃学人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在近8年的学术历程中,在众多敦煌学研究专家的支持下,艰苦奋斗,甘守寂寞,有很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问世,引起了全国学术界的注意。
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会长范鹏以敦煌莫高窟285窟为例,从中心塔柱到覆斗顶窟形转变、禅修窟功能变化和逐渐退出、艺术风格中中原与异域艺术手法交融、多元宗教文化共存等角度,详细解读了敦煌文化“通而不统”的基本特性和根本精神,认为以“和而不同”的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画出最大同心圆,以“通而不统”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可能在各种文明之间取长补短、促进人类共同进步。
三位以敦煌哲学为主题的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者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并认真听取了与会者对课题修改完善的建议和意见。会议还详细讨论了《敦煌哲学概论》的各章节撰写情况。
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名誉会长王福生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敦煌哲学”的提出体现了甘肃学人重大首创精神,应向着成为阳明心学、程朱理学的目标看齐,力争成为显学,但不能成为俗学。甘肃省社科院将以传续敦煌研究传统、开设论文发表专栏、配备专门办公室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的支持力度。
相关新闻
- 2021-10-19【母亲河畔的中国】黄河“润泽”甘肃:沿岸城市兴文旅 黄河之滨再“出圈”
- 2021-10-19甘肃8幅作品入选“长河大道——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
- 2021-10-192021第五届台湾大学生敦煌文化研习营开营
- 2021-10-19甘肃省4处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