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小相和她的褚家山——一位驻村干部的736天

21-09-23 19:56 来源:新甘肃 编辑:陈世赟

(主)禇家山.jpg

  群山环绕中的禇家山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志娟

  小相的笑容如阳光穿透云层般明亮,小相总想背起行囊徒步走天涯,小相眼中的世界如山水画般美好……

  驻村干部相玉荣。

  这样的相玉荣,2019年8月去了陇南层峦叠嶂的大山里,以省文联驻武都区洛塘镇褚家山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身份,在那里工作生活了两年。

  两年间,小相每天翻山越岭脚不沾地,每夜听着圈里的羊跳着“踢踏舞”入睡;为了卖掉合作社的肉鸡、为了帮村里修路修桥,她学会了各项“新技能”;她会非常温柔地为村里胡子拉碴的痴呆老人刮胡子,而她门前常有不知是谁放在地上的一把豆角或是几个果子……

  就在前些天,当小相驻村期满要离开时,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来送她,爱笑的小相忍不住落了泪,洒在已经用脚步走遍、无比熟悉又无比不舍的禇家山。

  回到熟悉的都市,好不容易适应了山区阴湿的身体又开始跟她过不去。她因带状疱疹住进了医院,可能是长在头上所以格外疼,她说沿着太阳穴针刺刀割般,真疼啊!疼到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又梦到了村里的人和事。

  她说,我想禇家山了。

  入户与村民交谈(右二为相玉荣)。

  2019年8月20日——2021年8月26日,驻村两年,禇家山因小相有了变化,而小相也因禇家山改变许多。

  世界也许没有山水画卷般单纯地美好,但小相眼里的世界,变得更丰富更有层次。因为禇家山,因为驻村经历,她说她更爱这世界,她更珍惜所拥有。

  在这个滚滚向前的时代里,一个个村庄在变化、一个个小相在成长。每一位用心付出、用心工作、用心热爱这个世界的驻村干部和那么多静谧的村庄,都那么热忱努力而又真实存在着。

  入户途中。

  相玉荣(左)与村民一同进山劳动。

  “人很容易对某个地方产生感情,这些天需要协调当地各方,打电话自我介绍时都会说我是褚家山某某某,我已经是褚家山的人了。”

  第一次到禇家山就费了点周折。

  2019年8月19日,乘火车转汽车到达洛塘镇后,因为山上雨大,她要替换的前任驻村干部被困在村里下不来,而他们也因山路险峻湿滑上不去。当小相终于沿着险象环生的山路十八弯到达禇家山时,心情颇不平静,但仍记得与前任很有仪式感地握手拍照。他们身后大山苍茫。

  其实褚家山村距离洛塘镇不算远:7.5公里,这段距离在山区却常常意味着咫尺天涯。

  村子不大,136户515人,4个村民小组分散在几个山头或山洼。驻村帮扶队由三人组成,除相玉荣外,相继到岗的另两人是由武都区残联派出的干部,年龄刚好形成梯次:30+、40+、50+,队长小相最年轻。

  大雨过后,云雾缭绕的禇家山。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冲刺阶段,此前已有一年驻村经历的小相,是单位选出的驻村队长最佳人选。

  那一天,小相在日记里写下:“接过的是单位重托和百姓期盼,我定不辱使命,不负厚望。”

  小相到村的第一个任务是将合作社的几百只肉鸡尽快售出,从没见过那么多活鸡的小相愁得直挠头。

  春日禇家山。

  好在每个驻村干部身后都有强有力的集体在支持,省文联联系好了销路,但那些鸡要由小相从禇家山送到兰州。她第一次知道原来活禽不能随随便便上路运输、第一次知道活禽屠宰有各种规定,她联系屠宰点、联系冷运车、联系工厂定做纸箱、从网上购买真空包装袋……好不容易送到消费者手里,有人提着鸡找她:为什么我这只鸡比别人的小?好在经过这番历练的小相已经老练许多,“这只是母鸡呀,炖汤最好了!”

  鸡卖掉了,接下来村里要修文化墙,“涉猎”活禽产业刚有点心得的小相迅速有了新的关注点。那阵子只要回到兰州,就着了魔一样大街小巷转悠,眼睛只往墙上看。墙修好了要修路,小相又学着看工程造价表、与村民和施工方打交道;接下来是修桥、修垃圾焚烧池、修水冲公厕……

  这期间,帮扶队员指导村党支部完成了软弱涣散党支部整顿工作,帮助规范了党内组织生活,完成了党群服务中心提升改造项目等。

  ……

  相玉荣和村里的孩子在一起。

  每一天都忙,没有上下班和周末的概念,一日三餐变成了两餐。小相曾在日记中记录了帮扶队2020年的主要行动轨迹:

  三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走访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制定完善一户一策管理表;

  四月,春暖花开。与村干部一同上山打野菜,挖鱼腥草,摘香椿;

  五月,帮扶队员早上晨跑,晚上散步,在村里掀起“散步热”;

  六月,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完善资料台账,查遗补漏;

  七月,持续阴雨,在雨中接受普查,普查组人员夸我们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八月,暴洪灾害发生,抗洪抢险;

  九月,组织群众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各种协调,恢复电路和网络、开通滑坡的道路;

  十月,准备省上脱贫攻坚成果检验;

  ……

  白天入户,晚上制表做册,入睡前再抓紧学习一会儿,“各种政策文件、各种核算办法和标准必须了然于心,要不然第二天的入户效果就不理想。”小相觉得“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时时准备大考。”

  一天天地,小相成了“禇家山的相玉荣”,她希望“自己村”各项事业都能发展好。

  2020年,褚家山村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

  2021年2月25日,当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时,作为参与者与见证者的相玉荣感到“血脉偾张的喜悦”,并自此全身心投入到禇家山的乡村振兴当中。

  相玉荣和村里的孩子在一起。

  “只要有顿热乎饭,生活就很幸福。驻村,更多时候,是教育了自己。”

  小相说,坐在办公室里,断然想不到驻村的日子是这样的。

  刚到村时,小相在村卫生室借住了一段时间,后来租住到农户家的一处小阁楼里,房东是一对年过七旬的夫妻。

  山里的风不是一般地烈,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呜呜”声忽远忽近。夜里风从门窗缝隙中灌进来,总有种门开着的错觉。刚开始小相睡不着,一夜听着屋后羊圈里的羊“踢踢踏踏”。

  相玉荣镜头里的禇家山。

  一到晚上,墙壁上到处爬着或黑或白的蛾子、蜘蛛。“刚开始会惊叫,后来看到眼镜腿上爬了只蠕动的蜘蛛,也只是平静地吹口气送走它。”

  几场雪后,村里道路积雪结冰,房间冻似冰窖,小相非常怀念兰州家中的暖气。自身热量无法捂暖被窝,仰卧、侧躺、辗转反侧,怎么也捱不到天亮。此后,电热毯成为离不开的“神器”。

  最大的大问题是吃饭。小相好吃面食,不吃米饭,而且因为身体有严重的过敏症状,不吃肉食、不吃葱蒜和辣椒。帮扶队另两人喜欢吃米饭,无肉不欢,无辣不欢。刚开始,大家各自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后来越来越忙,帮扶队和村社干部一起加班加点,自然也在一起吃饭,小相也加入了无辣不欢的队伍。

  相玉荣镜头里的禇家山。

  村里没有小卖部,只有不定期上来的一辆卖菜车。“菜总是蔫头耷脑,像是被很多只手捏过。”渐渐地,吃什么不再是烧脑的问题。因为有啥吃啥,没有选择。气候湿冷、饭菜无味,后来每次回兰州,小相都要背很多火锅底料回村,自己吃,也作为礼物去村民家时带几包。

  有时入户要走很远的路,东家进西家出,偏偏谁家的饭点也赶不上,饿得心慌。回到住处,两大海碗挂面也能飞快下肚。到镇上开会时,其他村的队员传授经验,“早饭一定吃扎实,记住了!每天都做好中午不吃饭的准备,两顿并一顿的量吃!”

  如果把小相在禇家山两年间走过的步数做个统计,一定能占到朋友圈的排行榜前列。

  兰州与禇家山间来来回回七八十趟,来去总是夜里。动车上空调开得足,小相扛不住吹,戴着厚帽子,穿着厚外套,还是会头疼,“恐惧坐车,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有时刚到家,接到任务又迅速往回返。今年5月,母亲身体抱恙,小相不放心留她一人在兰,就带着母亲一起回村。看到女儿的生活环境,母亲轻轻叹了口气,“你可真能吃苦。”另一次,因在山路上摔了一跤导致脚踝韧带拉伤、膝关节积液,小相回到兰州住进医院,医生一再叮咛只能戴护具理疗保养少走路。自此小相走路大不如从前,她感慨“曾经日行十几二十公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那一次也是紧急接到通知,来不及办理出院结算手续,迅速回村。

  相玉荣镜头里的禇家山。

  一次次走过褚家山的沟沟壑壑,山坡出奇地陡,脚底打滑,这时候不能看旁侧的深沟,只能看脚下方寸间的路。夏日天晴时,会遇到乌黑粗壮的蛇盘在路中央晒太阳。下雨时更麻烦,刚开始还担心湿了鞋子,水面很快漫过脚背,鞋里灌满水走起路来“呱唧”作响。小相印象最深的一次,河沟里的水能把人冲走,“第一次感到恐惧。”到了沟口人家,整个人湿透了,只想美美冲个热水澡,可惜只是奢望。躲到一户大门屋檐下,那家人出门在外,帮扶队员们哆嗦着打电话访谈做记录。

  冬天路面结了冰,山,下不得了。天寒地冻,在山顶,似乎与世隔绝。

  村里到镇上没有开通班车,出行可以包车,往返一次100元。村民一般不会叫车,全凭两条腿走路,且多半都是负重前行。小相体验过一次,从早上七点半走到十点,“几乎累瘫成面条”。

  她说,“农村生活这本书,我还有很多内容要学习。”

  严重过敏体质的小相比其他队员多一层痛苦。医生建议花粉过敏的她出门时用丝巾兜头裹起,但一想到有可能成为禇家山一景,小相就没采纳。于是春暖花开时,小相的脸常常变得“惨不忍睹,毁容不过如此。”过敏性结膜炎导致的重度干眼症,使小相常常红肿着眼。严重时就拍照从微信里发给熟悉的医生,请对方帮着远程开药。这样的生活,小相却没有一句怨言。她坦称,驻村工作更多是教育了自己。“我们是不知足,想要得太多。看多了村民的生活状况和驻村干部的工作模式,对生活的要求就低到了极致。”

  有时回兰州,好不容易见到老友,小相的话题却总是离不开村里那些事儿:鸡怎么养、公厕怎么建、满村跑的牛羊粪便怎么收拾……朋友笑话她,就像是《人生》中的刘巧珍见了高加林,聊的总是家里的母猪生了几只小猪崽儿。小相一想,是啊,自己的心思好像全在禇家山了,生活变得简单又简单。

  心思全在禇家山的小相似乎更容易感受到幸福了。

  她说,幸福是什么?是大雨滂沱中被暖心陪伴;是在凌晨的火车站,能够拼上一辆回家的车;是亲爱的队友们发来短信,约好继续一起下村……她说,“只要有顿热乎饭,生活就很幸福。”

  相玉荣在禇家山。

  “坐在火车站等车,柔和的音乐和整洁的环境,与村里像是两个世界,但我更怀念村里,村里的人们,村里的‘观景台’,村里的鹅和鸡,村里叫豆豆的小花狗,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怀念……”

  在小相眼里,禇家山无疑很美。

  “晨起,阳光正好,微风拂面,似轻柔之手。沟里是绿色的蕨菜世界,路边随处可见野草莓。”

  “母鸡生蛋了,一直‘咯嗒嗒嗒嗒’地炫耀;鸟鸣声不断,几种频率此起彼伏;风吹树叶‘沙沙’作响。”

  她喜欢看小蚂蚁如何搬运比自己块头大几倍的“战利品”,看蚯蚓怎么一点点从大路上慢慢蠕动到草丛中,看小松鼠竖着篷篷的大尾巴在路中央卖个萌再快速爬上一棵树……

  禇家山的一景一物都留在了相玉荣的记忆里。(本组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小相时时用镜头记录下禇家山的青山绿水、乡村生活,还有村民家里的腊肉、蜂蜜、花椒等等。隔着镜头,都能感受到小相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美景好看,生活却是艰辛的。

  雨季来临时,没完没了地下,衣服不干,房间阴湿。“雨再大一些,路可能会被冲垮。”小相忍不住担忧。

  房东大叔家房前滑坡,一楼的房子出现裂缝,越裂越大,有光亮透进来,一下雨,墙面变成“水帘洞”。

  房东大妈天刚亮就上工,忙着补种被野猪毁过的玉米和土豆。边种边毁,再毁再补。临近秋收时,农户和野猪的较量也进入最后阶段。市面上专卖一种喇叭,提前录好音,村民每天晚上送到地头,次日早晨再拿回来充电。夜深时,能听到《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旋律在深夜里循环播放。小相在心里默默想,“但愿可以感化小野猪不要再吃田里的庄稼。”

  沿着河沟上行,小相他们到了最近的农户家。听农户大妈讲最近“野猫”出没,她家孵化的乌鸡少了40多只,大妈心疼得一夜没睡,却又斩钉截铁地说,“继续孵化,我看‘野猫’还能吃得下去不?!”

  白天“野猫”吃鸡,晚上野猪拱地,人在自然面前那么弱小,却又执着柔韧地生存着。只要有地可种、有活可干,祖祖辈辈住在大山里的人,就觉脚下有根、心中有盼。

  小相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下沉到最基层,才会有最深的体会。

  上午,屋后一家的小伙子来咨询林地使用政策。坐下来聊,小相得知本在外地打工的小伙因父亲瘫痪回了村,正考虑接管家里的40多只羊、两头牛、四箱野蜜蜂、鸭子、鸡……

  中午,闷热,蝉鸣声一片。不经意往向楼下一看,巩家山社那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颤颤巍巍走来,两只手半端着,猫着腰,跨过小水沟,抬头四望,有些不知所措。小相叫了他一声,他高兴地走过来。小相从屋里翻出前一天在镇上买的香蕉和饮料让老人吃。见老人指甲和胡须又是许久未剪,就帮他洗净手、剪短指甲、剃了胡须。

  午饭后,山顶人家小媳妇带孩子来串门,还带了地里现摘的新鲜辣椒和豆角。小媳妇还很年轻,丈夫在外打工,她一人在家带两个孩子,侍奉公婆。她对小相说想学做直播挣钱。

  ……

  小相看到,每个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

  她说,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中,只有亲身参与过,个中滋味才能真正体会。

  尽管知道要走,但当真正接到通知时,小相却觉得“怎么这么快”。

  队友们从武都赶来为她送行,村民也在家备好丰盛的晚餐来喊她,小相上前掀开大锅盖,一声惊叹:这么多菜!再掀开另一个锅盖,是一锅鸡肉……在村里,这是非常隆重的招待。小相感叹“自己何德何能”。

  车辆缓缓驶出大山,当小相回望自己生活了700多天的禇家山,心中百感交集。

  她的行囊里,有一捧禇家山的土、一株禇家山的野百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长图|2021“一会一节”即将开幕,让我们了解敦煌 长图|2021“一会一节”即将开幕,让我们了解敦煌
  • 【聚焦一会一节】这些文艺演出将跨越千年演绎丝路风情 【聚焦一会一节】这些文艺演出将跨越千年演绎丝路风情
  • 【庆丰收·感党恩】天水秦安:丰收节晒苹果 助力农民有个好“钱”景 【庆丰收·感党恩】天水秦安:丰收节晒苹果 助力农民有个好“钱”景
  • 图解|来了!首届“陇剑杯”网络安全大赛这些知识值得学习 图解|来了!首届“陇剑杯”网络安全大赛这些知识值得学习
  • 【庆丰收 感党恩】康县大南峪:水稻飘香“丰”景美 【庆丰收 感党恩】康县大南峪:水稻飘香“丰”景美
  • 甘肃张掖湿地成“鸟中大熊猫”繁殖地:启“摸底”巢址调查 甘肃张掖湿地成“鸟中大熊猫”繁殖地:启“摸底”巢址调查
  • 砥砺奋进四十年 文化甘露润城乡——积石山县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砥砺奋进四十年 文化甘露润城乡——积石山县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 【聚焦一会一节】 长夜未央 夜色敦煌最识人间烟火 【聚焦一会一节】 长夜未央 夜色敦煌最识人间烟火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百年大党·堡垒(34)】红色主题展汇
2   小相和她的褚家山——一位驻村干部的73
3   甘肃兰州:注入金融活水 润泽乡村振兴
4   康乐县小小讲解员“一讲、一创、十进”
5   别了,穷窝窝!来吧,新生活!
6   丝路展风采 名品汇天下 ——“一会一节
7   2021年甘肃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推进部署视
8   读者出版集团入选第十三届“全国文化企
9   直播预告|《玄奘西行》今晚8点亮相敦煌
10   长图|2021“一会一节”即将开幕,让我
11   甘肃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重点工作百日
12   【聚焦一会一节】这些文艺演出将跨越千
13   中秋小长假天水市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平稳
14   中秋假期平凉市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接待
15   中秋假期庆阳市接待游客24.29万人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