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孙万仓
孙万仓,男,生于1957年,汉族,甘肃会宁人。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作物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原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北方寒旱区冬油菜育种岗位科学家、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油菜生物学与遗传育种三熟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委。
孙万仓从事油菜研究40年,首次在我国育成陇油6号、陇油7号等一批抗-30℃左右极端低温的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解决了我国北方旱寒区冬油菜越冬问题;率先提出我国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北移,研究提出北方旱寒区冬油菜“两短一长”生长发育规律,建立了北方冬油菜安全越冬生长发育指标,主持制定了《北方旱寒区白菜型冬油菜栽培技术规程》(NY/T 2913-2016),在理论、技术上为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生产提供了支撑,主持了北京、河北、新疆、青海、宁夏、甘肃河西走廊等北方寒区的冬油菜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使我国冬油菜种植区域北移13个纬度,由北纬35°左右地区(天水周边)北移至北纬48°左右地区(新疆阿勒泰等地);通过对北方旱寒区气象因子研究分析,首次明确冬季负积温、最冷月平均最低温度、极端低温等为影响北方寒旱区冬油菜越冬的主要因子,冬油菜种植区临界气候条件为最冷月最低气温-9~-10℃,冬季负积温-700~-800℃,极端低温-30℃,制定了我国北方冬油菜区划,将我国北方冬油菜区划分为东北、华北、鄂尔多斯高原冬、黄土高原、甘新绿洲、西藏高原等6个冬油菜亚区;通过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的抗寒性的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的概念,建立了不同品种抗寒指标,并按抗寒性强弱,将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分为超强抗寒、强抗寒、抗寒、耐寒等四种类型;明确了生长锥凹陷、匍匐生长、SOD、POD等抗寒主要植物学性状与生理生化性状,提出了“高温鉴定-低温选择”抗寒高产育种方法,首次在我国研究制定了《北方旱寒区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试验记载规范》(NY/T2912-2016)、《北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鉴定技术规范》(DB62/T4026-2019)等行业标准,为北方冬油菜育种研究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30余项,其中育成油菜新品种17个,研制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地方技术标准1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科技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加)、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先后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植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Plant Genetic Resources》、《应用生态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西北植物学报》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孙万仓及其团队选育的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2006年以来累计推广24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3.46亿元,其中2017年至2019年甘肃省累计应用400.3万亩,新增油籽1.6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8亿元。据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提供的证明,孙万仓育成的冬油菜的推广应用通过增加冬春季植被覆盖,亩减少沙尘量347公斤,累计减少沙尘8.34×109公斤,取得显著生态效益。
相关新闻
- 2021-06-24百年陇原展风华 红色列车进万家
- 2021-06-24临泽倪家营镇: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 2021-06-24敦煌肃州镇:小拱棚里的增收“大文章”
- 2021-06-24金塔:杏黄飘香销售畅 电商“杏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