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路衍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启航

21-06-18 09:28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张兰琴

  集团一角

  路桥集团

  车间

  收费站志愿者

  检查货运车辆

  “路衍经济”作为一种转型经济,成为了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将为交通的永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路衍经济”已成为甘肃省委省政府发展交通的抓手,成为“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据悉,全省交通行业聚焦公路沿线资源开发、公路空间场地资源开发、公路资源市场开发“三大维度”,围绕交旅融合、通道物流、能源材料、“服务区+”、智慧交通、先进制造、乡村产业及其他业务“八大方向”发力,制定配套的支持政策制度,正在努力培育形成路衍经济产业集群,推进路衍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千亿蛋糕 路衍经济产业新机遇

  具有行车速度快、运输能力强、周转灵活、安全系数高等特点的高速公路对经济增长有强劲的拉动作用,当前我省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犹如一条条“血脉”滋养着陇原大地。以高速公路为经纬,串起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城市、乡镇、村庄,风景、名胜、古迹,也连起文化、经济、贸易。高速沿线地区展现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奋斗图景。

  以著名的兰海高速为例,全长2570公里,连接甘肃省兰州市和海南省海口市,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南北方向主干线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战略通道。发展路衍经济是相关地区和企业探索实施“全产业链”、“全交通域”、“全客户群”发展的重要策略和实践路径。随着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思路更明确、举措更凝实,其路衍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

  前景诱人可期,蓝图早已铺就。早在今年2月,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就召开了路衍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了路衍经济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和路衍经济办相关工作制度,并听取了路衍经济专项规划编制进展情况等。

  记者了解到,在这次领导小组会议上已经明确,路衍经济已成为省委、省政府发展交通的重要抓手,发展路衍经济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的现实途径。并决定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办法,落实责任和工作节点,统筹推进路衍经济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科学编制路衍经济专项规划,依托现有路网结构、机场建设布局,做好规划衔接。根据交通产业布局,分门别类培育产业,打造临空经济、路衍经济。推动交响丝路1号线交旅融合项目等交通强国路衍经济项目的实施,利用好交通强国相关政策,打造先行先试典型样板。加强项目调研,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施路径,培育形成路衍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

  2

  扬帆起航 路衍经济“孵化器”落地

  2021年5月8日,高速公路路衍经济产业研究中心、甘肃路衍经济产业研究院在兰州揭牌,标志着甘肃打造路衍经济产业链、培育路衍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式起步。

  发展路衍经济是甘肃省委、省政府抓产业培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被确定为甘肃“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将“打造路衍经济产业链”作为专篇进行布局,写入正在编制的《甘肃省“十四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中。

  记者在省交通厅了解到,产业研究中心成立后,将紧扣交旅融合、通道物流、能源材料等路衍经济产业项目,开展市场调查、基础评估、投资分析、开发研究等工作,提供项目规划、设计、评估、运营监测等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为项目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成为路衍经济研究创新、成果转化、新业态培育发展的“主阵地”。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建勋表示,甘肃在发展公路交通路衍经济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此次揭牌为路衍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提供了坚实保障,甘肃将围绕路衍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聚焦“三大维度”和“八大方向”,整体性推进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助推路衍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目前,甘肃已组织对全省通车运营的存量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功能进行了系统梳理研判,确定按照一次谋划建立项目库、3年内分批实施的方式组织推进“拓展工程”。通过拓展和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既有高速公路互通及连接线、拓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方式,推进重点乡镇、产业园区、景区等重要节点便捷上高速公路,带动沿线物流、旅游客流、资源开发等经济活动,进一步增强城市间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3

  东风已至 发展路衍经济进入“关键期”

  在今年6月8日举行的甘肃路衍经济工作座谈会上,记者了解到:我省交通部门已经明确,发展路衍经济是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现阶段发展路衍经济进入关键时期,全省交通部门将珍惜机遇,正视成绩,钻研业务,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政策层面,将深刻研究领会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发展路衍经济的相关政策,认清通过发展路衍经济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形势,推动路衍经济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在项目层面,全省将推动交通强国路衍经济试点项目实施,加强项目调研,加强协调沟通,发挥行业合力,成立包抓机制,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施路径,打造先行先试典型样板,培育形成路衍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十四五”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此外,全省交通部门将进一步强化路衍经济产业研究,做好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突出顶层设计,做好战略研究、规划引领、智库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提高研究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推动研究理论体系融合创新。突出多产融合,在交通+旅游、通道物流、能源材料、服务区拓展、智慧交通、乡村振兴等方面实现路衍产业“新突破”。突出创新驱动,做好技术、商业模式、投融资模式创新。突出项目支撑,做好典型项目带动,推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交响丝路1号线”、悬泉置交旅融合项目,高速公路服务功能“拓展工程”等实施,构建绿色智慧路衍经济生态。突出品牌塑造,进一步扩大“路衍”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最佳途径 高速公路成“强劲引擎”

  据业内相关人士分析,发展路衍经济是加快交通发展和企业升级、逐步改变过分依赖传统公路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公路路衍经济的发展对于交通行业来讲,最大的资源莫过于高速公路,发展高速公路路衍经济是实现交通“软着陆”最现实、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而且还可通过对公路广告、服务区、土地开发、通信等和交通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改变高速公路除了要优化设计、精细化管理、节约投资外,还要依靠创新“开源”谋求交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带动高速公路传统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高速公路路衍经济产业“蛋糕”第一口,旅游消费经济首先尝到了甜头。省高速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上的休息区,就像是互联网上的一个个站点一样,具有天然的流量属性,在这种背景下,服务区用各种有特色的景观、装修、业态来留住来往的旅客,实际上就是互联网上各大网站留住网民一样,旅客留在服务区的时间越久,可能产生的消费就越多,服务区也从之前休息吃饭放水的场所,变成一个休闲轻松的购物地。”

  高速公路服务区一直被视为是可反映一个区域营商环境的“晴雨表”、“微窗口”,将会形成地区新景,成为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2月,国家六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服务区+文旅”产业融合创新,构建“快进慢出式”服务区的集中尝试,目前已有诸多省市建成升级版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以今年兰州“五一”小长假为例,小长假期间仅兰州市共接待游客达到了280.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3亿元,而且在小长假期间,兰州依托城市周边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乡村休闲游、生态观光游、民俗文化游等多业态齐头并进。省内游客、兰州周边游客为出行方式多以自驾为主,五一期间,我市榆中、皋兰也相继迎来了旅游小高峰,游客主要在李家庄、青城古镇、兴隆山景区、什川古梨园以及周边农家乐打卡游玩。可以说,旅游消费的高涨背后,交通支撑与保障功不可没,数据显示,通过高速公路前往景区的游人占比可高达90%,自驾人群呈渐涨趋势,全域旅游时代,高速公路服务区对地区形象具有明显的导流作用。

  由此可见,充分利用高速路网优势,以交旅融合项目为突破口,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兰州周边乃至全省旅游景点沿线特色高速公路服务区,促进“高速+文化旅游”“高速+农业”融合发展,全力构建“快旅慢游”新格局,将会为地方旅游、农特产品“亮出来”“走出去”提供绝佳的窗口,将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陇原乡村振兴。

  5

  项目开花 产业集群“头角峥嵘”

  六月的陇原大地,处处都是忙碌的景象。沿着景中高速公路,绿意盎然,风光正好,广阔的晴旺川大地上处处涌动着产业生产的热潮。 记者在中川机场连接线高架桥上看到,全省首例大型波形钢腹板钢——混组合箱梁桥巍然屹立于省门。这是兰州新区博睿重装产业园内的甘肃博睿重装公司生产的道路钢桥梁产品,自投产以来,博睿重装公司已为景中、静庄、甜永、张扁、敦当高速等重点工程提供了优质的钢桥梁产品。

  采用高架方式建设高速公路,是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节约用地的重要措施之一,而钢结构桥梁具有使用寿命长、全寿命期成本低、回收利用率高等优点,在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应用较广泛。道路在延伸,产业在壮大;产业沿着路网走,路网促进产业活,共融共进,协调发展,“路衍经济”让兰州新区博睿重装产业园充分享受到了交通发展带来的实惠和甜头,“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制造业企业也牢牢扎根在了道路两旁。

  记者获悉,正是因为甘肃路桥建设集团近年来按照省公交建集团发展“路衍经济”的决策部署,把实施“公路+路衍”发展战略与开展“双促双带”专项行动结合起来,投资建设了以养护科技产业园和博睿重型装备产业园为核心的兰州新区园区、以智慧交通产业园为核心的兰州高新区园区、以临洮中铺集料深加工产业园为核心的临洮园区。同时,在兰州、天水、柳园、嘉峪关布局建设了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沥青仓储加工物流体系,产品畅销陕西、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形成了“四园区四基地”的路衍经济产业格局,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走进智慧交通产业园护栏板生产车间 ,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流水线的生产作业,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一片质量优良的复合涂层三波护栏板从原材料开卷、成型冲孔、喷粉固化、成品出列仅需20分钟。这是甘肃路桥向公路关联产业延伸的其中一个项目。

  路通到哪里,项目就跟进到哪里。在第二十四、二十五届兰洽会上,甘肃路桥与临洮县政府就公路集料开采加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成功签约。甘肃路桥以“资源换资金”方式承建了“建养一体化”项目S229线普银公路项目,通过挂牌方式拍得临洮县中铺镇龚家掌建筑用石料矿采矿权,打造省内绿色矿山开采示范项目,助推临洮县经济发展。此举开创了省内“建养一体化”项目运作、绿色矿山开采、政企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临洮集料深加工产业园毗邻兰临高速,辐射甘南、临夏、兰州、定西、白银等地区,市场前景广阔,是省内精品集料、高端机制砂的优质生产供应商。甘肃路桥龚家掌矿山路用集料深加工项目建成了年生产100万立方精品集料、15万立方精品机制砂生产线各一条,实现了传统开采模式的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循环经济发展链条。

  由于矿山石质优良、开采工艺先进、成品质量过硬,园区生产的集料产品已销往兰临高速长下坡改造项目、平天路面、定临高速、清傅、中黄等多个重点公路项目,“精石建材”石料品牌得到行业内的广泛认可,“白色”材料已成为甘肃路桥高质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省公交建集团路衍经济白色材料的先行试点,产业园坚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推进,实施“开发一点,保护一片,开发一处,造福一方”,为推动省内白料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健康化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伏龙坪街道后街社区“先锋护学岗” 连续6年护航孩子上学路 兰州伏龙坪街道后街社区“先锋护学岗” 连续6年护航孩子上学路
  • 兰州酒泉路街道:街巷口的“党建驿站” 居民们的“温馨港湾” 兰州酒泉路街道:街巷口的“党建驿站” 居民们的“温馨港湾”
  • 兰州红山根社区:道路平坦了 出行便利了 兰州红山根社区:道路平坦了 出行便利了
  • “庄浪模式”赋能产业提质增效 “庄浪模式”赋能产业提质增效
  • 兰州西固中路北社区:“线上+线下” 党员学习“不掉线” 兰州西固中路北社区:“线上+线下” 党员学习“不掉线”
  • 兰州建兰路街道王家堡社区: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 兰州建兰路街道王家堡社区: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
  • 填补省内空白,兰大一院连续完成“一站式”杂交手术 填补省内空白,兰大一院连续完成“一站式”杂交手术
  • 元古堆里话“新”事 元古堆里话“新”事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家长谨防录取诈骗
2   稳定就业 兰州新区前5月拨付就业专项资
3   兰州5月新建商品房价环比上涨0.4%
4   九州台景区将添新景飞天文化园计划7月
5   “夏病冬治”打造臭氧治理兰州模式
6   兰州伏龙坪街道后街社区“先锋护学岗”
7   地铁里来了一群“小萌娃”
8   兰州市猪肉价格持续下降 蔬菜价格以降
9   兰州地铁1号线里的“最美班组”
10   兰州文理学院今年计划招生2757人
11   兰州酒泉路街道:街巷口的“党建驿站”
12   甘肃省暨兰州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产品质
13   兰州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强化汛期道路雷
14   兰州红山根社区:道路平坦了 出行便利
15   兰州财经大学今年在甘计划招生3739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