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关照”一词出自甘肃嘉峪关
原标题:揭秘:“关照”一词出自甘肃嘉峪关
嘉峪关城楼
曾经有学者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说,“关照”一词出自甘肃嘉峪关?这是真的吗?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就要从丝绸之路说起。千百年来,一队队驼队走过丝绸之路,留下了一段段传奇故事,也留下许多不为人知典故。
“关照”一词也和丝绸之路上的嘉峪关有关。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丝路上的古城》一书中(这本书是其作者程遂营在央视《百家讲坛》所讲的丝路沿线15个古城的合集),其中有“嘉峪关”一节。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建在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嘉峪关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丝路上的古城》一书就提到了关照的来历!原来“关”的本意为门闩,引申为关塞;“照”是公文、证件,“关照”即出入关塞的公文、证件。随着历史发展,“关照”已经被“护照”取代,“关照”一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作者认为“关照”是明代时,人们出入嘉峪关时所持有的证件。
真没有想到,关照一词,竟然和甘肃有关。
不过,关照一词的出现,应该早于明代。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催科》:“民户之受害者,莫甚於已纳重追,皆由案吏不相关照,乡胥不与销豁。”《元典章·户部八·契本》:“本部主事张承直关照,得钦奉圣旨,节该商税三十分取一。”由此看来,在宋代就有关照一词。这里的关照似乎是照看帮助之意。并不是专门指证件一类。在汉唐之际,人们把路上通行证件,称之为过所。
书中称,“从明末清初开始,朝廷规定:从嘉峪关进出的使节、商人、军人,甚至流放到嘉峪关外的人,除了缴纳必要的过关费用外,都必须持有盖有官方大印的所谓‘关照’。关照的种类有很多,有使节专用的,有客商专用的,有屯民专用的,也有针对遣犯颁发的关照。不同的关照有不同的要求和规范,没有关照,就无法顺利进出嘉峪关。”这就是“关照”的由来。
从另一个方面说,关照是古代常见的凭证,大部分的收税关卡,都要查验关照。清代的记述,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清会典事例·户部八八·关税禁令一》:“出口时,守口员弁验明关照税单,加戳挂号放行。”可见,不一定就是嘉峪关,山海关也应该是这种情形。
夏天快到了,喜欢旅游的朋友,来甘肃看看,到嘉峪关等地去看看,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撰文/王文元
相关新闻
- 2021-04-01村落名中藏着甘肃州县名 这些你还不甚了解的“敦煌故事”
- 2021-04-01历史眼丨兰州市博物馆大门 大有来头
- 2021-04-01《都督夫人礼佛图》:箴封在敦煌壁画里的盛世大唐
- 2021-04-01【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陕甘高原的第一支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