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迷坝乡:种出来的“幸福感”
通讯员 青旸
绿意盎然,群山点缀。在康县迷坝乡马莲咀村,山川村寨,处处都是春天,处处都是希望。
从前,常听人说,迷坝乡山大沟深,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进去的人害怕麻烦,就懒得出来,出来的人就更不想再进去。
现在,迷坝乡不但全乡通了硬化道路,村村还建起了美丽乡村,发展起了特优产业,培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标杆。
美丽乡村建好了,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发展产业,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近年来,康县迷坝乡在产业扶贫的路子上,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了支部牵头,合作社生产经营,贫困户入股分红的发展模式,唤醒了产业大户帮带贫困户增收的意识,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发展多元化产业的动力,激活了农村土地等闲置资源,打破了传统零散经营制约发展的模式,开启了通过土地流转,以“党建+合作社+帮扶户”为主,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的发展模式,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努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小香菇撑起了致富伞,村民离地不失地,年年有收益。2020年底,迷坝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
在马莲咀村,沿着村内道路放眼到河边,一个个香菇大棚整齐排列,这些大棚正是当地村民王玉花所建。“我们是2013年开始种香菇的,没想到收益还不错,2014年就注册成立了康县同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了一年就有40户村民入股,大家都跟着富起来了,我很高兴。去年受疫情影响,多数收益来源于线上,电商全年收益80多万元。听说今年县上有我们村食用菌的建设项目,我打算再扩建50个大棚,种7万多袋香菇。”提起大棚扩建,她乐的合不拢嘴。
马莲咀村农户段淑英一家是当地的香菇种植大户,这几年来,她认准香菇种植这条道,去年乡政府不仅为她提供了生产厂房和冷库等一系列设备,而且还帮助她联系销售客户,达成了收购价值20万元鲜香菇的协议,今年预计收入超过20万元。
除了像王玉花、段淑英这样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外,马莲咀村的其它农户也都没闲着,全村183户常住人口,种植天麻的农户就达到160户,种植大黄、柴胡、绞股蓝等500余亩。现在,农户干事创业的劲头也是越来越足。
马莲咀村第一书记李稷说:“我来马莲咀村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但却真切地感受到了马莲咀村的变化,我刚来时,这儿的产业规模并不大,如今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管理更加规范,村民收入稳步增加,村民们的幸福感也日益增强。”
马莲咀村只是迷坝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迷坝、四方、姚山等村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香菇产业,尤其是迷坝村的香菇发展最具规模化。今年,迷坝乡预计打造四个产业示范园区(马莲咀村食用菌示范园区、迷坝村食用菌示范园区、八罗村多元化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孟坝村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区),其中马莲咀村食用菌示范园区和孟坝村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区被列为县委一号文件建设项目,真是特优产业落户迷坝,并实现了遍地开花。
“脱贫只是第一步,我们会继续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贯彻落实好康县委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改善各村的基础设施,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提升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争取把迷坝乡打造成‘村美、民富、产业兴’的新型美丽乡村。”康县迷坝乡副乡长李耀文信心满怀地说。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