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好邻居”王大姐 让社区生活“暖洋洋”
原标题:“好邻居”王大姐
让社区生活“暖洋洋”
王晓玲手捧“好邻居”奖杯。
照顾邻居日常生活。
热心帮助老邻居。
春日暖阳,走进城关区酒泉路123号小院,小院里宁静而祥和。这里的老街坊们步履缓慢,仿佛日子也随着他们的步伐慢了下来。
初见王晓玲,她恰好在一位老人家里帮忙,精气神十足。她利落地拖着地,看躺在床上的老人需要擦脸换衣,就放下拖把,照顾起了老人,其间还不时和老人的家人唠嗑,聊聊最近小区内发生的大小事。你一句,我一句,气氛如同一家人。
王晓玲是社区里的热心人,前不久她刚刚荣获了兰州市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邻居节“好邻居”称号。
社区工作15年退休后做起“好邻居”
今年71岁的王晓玲,是一名曾在社区基层工作15年的退休老党员,2007年退休后,她仍然为社区的大事小事东奔西走,劝导家庭和睦,帮助邻居协调纠纷矛盾,积极组织社区义诊公益活动,热心地照顾小院里那些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对辖区的每条街巷、每个门牌号都熟得不能再熟,她为邻里所做的点点滴滴,构成了她质朴的日常生活片段。
居住在酒泉路123号的邻居们都亲切地称呼王晓玲为“王大姐”,因为在这个小院里谁家遇到困难了,王晓玲肯定会伸出援助之手。1996年开始,王晓玲每天早晨照顾完老伴的日常起居饮食之后,就下楼去照顾邻居詹桂兰老人,詹桂兰常年卧病在床,老伴也年事已高,儿女都不在身边。王晓玲时常看望并照顾她,“家里还缺什么?需要帮忙做些什么?记得按时吃药,想吃什么告诉我……”这是王晓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住在同一个小区,大家既是邻里,更是相识十几年的老朋友。”王晓玲说,“平常多走动走动,能帮的忙就尽量帮。”王晓玲一边给詹桂兰捏肩捶背,一边说说最近社区的趣事,将詹桂兰逗得呵呵直笑。
同在一栋住宅楼里,卢宝光老人也是王晓玲的老邻居,老伴常年身患疾病,老两口经常奔走在家和医院之间,卢大爷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所以照顾老伴的重担就压在了卢宝光一人身上,家里做饭干家务成了卢大爷遇到的难题。得知此事,王晓玲就经常主动上门帮老两口做饭干家务,只要王晓玲上手,不出半小时老两口就能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
“这几年,真是让王妹子操碎了心……”每每提及王晓玲的帮助,卢宝光都是不尽的感激。每年卢宝光的子女回家探亲时,第一时间都会去探望可敬可爱的“王姨”。
社区工作人员心目中的“王主任”
王晓玲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生活中的她,尊老爱幼,心态阳光,主动承担全部家务,虽然已经71岁了,但每天接送小孙子上下学,还要照料90岁高龄的婆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她还关注街道社区的“邻里纠纷矛盾”,经常参与社区的大小议事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社区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呼王晓玲为“王主任”,之所以称她为“王主任”,是因为王晓玲在白银路街道工作时曾经主管党办行政工作。
邻居们都特别愿意与她交往谈心,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更需要她的“出谋划策”。在酒泉路123号小院成立甘家巷社区委员会的第三党支部,王晓玲还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开组织生活会,主动给党员们订阅最新的党务报刊。王晓玲说:“虽然退休了,但是要常保一颗学习的心,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帮老人梳梳头,擦擦脸,听他们诉说自己的心里话,排遣老人晚年寂寞的心情……王晓玲就像老人们的家人一样,让社区里的老人们生活在暖阳中。随着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启用,她还常常去那里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正是这一份坚持,前不久,王晓玲被授予了兰州市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邻居节“好邻居”称号。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胜似亲人。”王晓玲常说:“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邻里间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希望能通过我这些小事,不断发扬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贡献个人的力量。”
文/图 记者 张艾萍 实习生 李殿雄 宋佳琦
相关新闻
- 2021-03-05保护母亲河 兰州大众巷社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
- 2021-03-05入户送温暖 兰州张掖路房管所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
- 2021-03-05全国政协委员贺颖春:带着群众期盼 认真履实职责
- 2021-03-05快马加鞭 打造“西部样板标杆机场”——记者“探班”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