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多部门联合建立查控平台 扫黑除恶“五清”常态化
2月3日,兰州市政法委、兰州市扫黑举行“向人们报告”兰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 高康迪 摄
中新网兰州2月3日电 (高康迪)“三年查处涉黑涉恶腐败‘保护伞’问题143起、处理313人。县级干部14人。”兰州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张秋兴公开向媒体称,2018年以来,市纪委定期分析研究,适时调度阶段性工作重点,开展线索“清零”、案件“过筛”、行业乱象整治“挖伞”、“以案促建”行动,严肃查处黑恶势力背后“保护伞”问题。
3日,兰州市政法委、兰州市扫黑办举行“向人们报告”兰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总结兰州扫黑除恶“五清”经验做法,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奠定基础。
图为兰州警方抓获的一黑恶团伙。(资料图) 兰州市公安局供图
发布会披露,三年来,兰州市共受理和核查涉黑涉恶线索10311条,占甘肃四分之一,到期线索全部办结,实现“线索清仓”;累计打掉涉黑涉恶组织124个;一审审结102件952人,到期案件全部清结;因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立案143件,处理313人;移送司法45人,实现“伞网清除”。
与此同时,建立公安、税务、金融、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查控平台,建立快速查控机制,累计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涉恶资产29.45亿元,占甘肃五分之二,实现“黑财清底”。梳理出民众反应强烈30个突出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攻坚整治,并建立完善长效工作制度机制145项,推动行业前端监管到位、黑恶乱象整治到位、预警处置机制到位,实现了“行业清源”,形成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市组织部门推进村(社区)“两委”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制定印发《兰州市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办法(试行)》,建立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职资格乡镇(街道)初审、县级部门联审制度。列出12项“负面清单”,经过乡镇(街道)中心站所初审、16个县级部门联审,对16720名村(社区)“两委”成员和后备人员任职资格逐人“过筛子”,清理受过刑事处罚、涉黑涉恶、存在“村霸”问题等不符合条件人员322名。
“100%向举报人作了答复。所有办结线索,均在规定期限内报送了核查报告及相关材料。”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蒲军说,市检察机关制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监督核查管理办法》,办理B类督办线索5件,C类转办线索16件,12337全国举报平台线索13件,自行排查受理线索60件,均100%办结。
兰州市检察院牵头制定公检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侦捕诉审工作衔接办法》《关于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涉黑涉恶案件引导侦查取证工作办法》等制度机制,制定检察机关等制度机制,夯实案件办理制度基础。
据悉,根据线索立案侦查司法人员涉黑恶犯罪3件5人。审查水污染防治、土壤管控与修复等生态环资类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996件,立案42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88件,起诉生态环资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件,严厉打击兰州市河湖流域“四乱”问题。(完)
相关新闻
- 2021-01-12甘肃扫黑除恶以来累计打掉涉黑组织60个
- 2019-11-04兰州通报3起扫黑除恶“惩腐打伞”典型案例
- 2019-06-25新华社:甘肃扫黑除恶 调整村“两委”干部1608人
- 2019-06-07【央媒看甘肃】雷霆万钧扫黑恶 利剑出鞘正乾坤——聚焦酒泉市政法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