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为了母亲的微笑: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力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工作纪实

20-12-29 19:06 来源:中国甘南网 编辑:王烁

  原标题:为了母亲的微笑

  ——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力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工作纪实

  记者王朝霞

  黄河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发源,越过青藏高原一路东下,进入甘南州的玛曲草原后,形成了长达433公里的“天下黄河第一弯”的壮观景象。而玛曲,也成了全国唯一一个直接以黄河命名的县城。

  这座平均海拔超过3400米的草原,还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地球之肾

  是的,作为维系黄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天然屏障,玛曲草原被世界湿地组织誉为“地球之肾”,成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每年为黄河补给的水量占到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承担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责任。每到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很多人千里迢迢忍着高反带来的不适慕名而来,只为了亲身感受一下“黄河第一弯”的磅礴与壮观。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片草原上,还有很多比地域更辽阔的心灵,在海拔最高、氧气最稀薄的高原,默默无闻地用大爱守护着母亲河的清澈与丰腴。其无私而执着的奉献精神,让人深深折服。

  黄河进入玛曲境内时,几乎是静止的。大爱无言、大音稀声,这条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草原深处的小村寨时,竟然宽厚到没有一点声息,丝毫没有打扰到高原的宁静与安详。也正因如此,行走在玛曲草原时,你会忍不住向每一条溪流每一片湿地致敬,因为它们都是黄河母亲的一部分。而你在首曲高原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去靠近和铭记,因为他们也许会是黄河流经高原时千千万万朵浪花中,最令人动容的那一朵。

  卓玛加布就是其中的一朵。说起来,他也算得上是黄河边上一位名副其实的“名人”。在玛曲乃至甘南,大概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点赞他的事迹。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藏族汉子,因为数十年如一日在草原上义务捡垃圾,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原愚公”。对于自己的行为,卓玛加布并没有豪言壮语,他只是很诚恳地说:“让黄河水变干净,把母亲河保护好,是我们每个玛曲人的责任……”

  卓玛加布是玛曲县欧拉乡的一位普通牧民。他从没读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却打心眼儿里喜欢看着牛羊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吃草的样子,水草丰美的和谐画面总是让他心里感觉十分踏实。但是,多少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们没有养成环保意识,生活垃圾经常习惯随手一扔。如今即使全部实现定居,塑料袋、炉灰、牛羊尸骨等垃圾在草原上仍然随处可见。加之鼠害、风沙等诸多因素,使草原上的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让卓玛加布开始忧虑不安:一直这么下去,草原不就变成沙漠了吗?不行,我得做点什么。治理沙化虽然是公家的事,但让黄河上游变干净却是我能做到的事——把垃圾捡干净不就成了吗?卓玛加布说干就干。这一年,是2003年。而卓玛加布这一弯腰,就弯了整整17年。

  捡垃圾本就是个苦差使,在地域辽阔的玛曲草原上捡垃圾,更是苦上加苦——风吹日晒雨淋不说,还得时时提防藏獒的突袭。更让他难过的是,还要面对人们的种种质疑和猜测。可是,一根筋的卓玛加布硬是就这样坚持了下来,在“环保卫士”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他一手提袋子一手拿钳子捡垃圾的身影,曾一度成为黄河岸边最引人注目的风景。17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玛曲大草原的角角落落。草原变干净了,黄河水清澈了,可卓玛加布的腰身却一天天佝偻了下去。有人问他,长年累月干一件没有报酬的事,值吗?卓玛加布哈哈大笑:值,太值了!我觉得很代交(藏语幸福的意思)……

  人的一生当中能有多少个17年?卓玛加布却用17年光阴诠释了自己的初心。也用实际行动从最初那个“捡垃圾的人”,渐渐变成了大家称颂并愿意主动跟随的“草原愚公”。常年累月在外奔波的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但看着身后越来越多的村民们都开始自发地加入到捡拾垃圾、保护草原环境的队伍当中,他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里都藏满了喜悦:“我们都是黄河的孩子嘛,哪有不好好去保护母亲的道理……”

  近年来,甘南州在保护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区方面采取的力度不可谓不大、措施不可谓不多:从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草原生态系统修复、湿地保护等工程的实施,到不修一座水电站、不开发一座矿山、不污染一条河流,再到“生态立州”战略的实施,使甘南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逐年得到了明显改善。

  站在海拔3900米的尕玛梁看过去,贴在天边的黄河就像一条银色的哈达,逶迤出漂亮优雅的曲线,一直飘到云朵的身旁。每一个去往玛曲草原看黄河的人,必定要按住剧烈的心跳声,先在尕玛梁观景台驻足停留,感受一下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和黄河远上白云间的诗意壮观。而更有趣的是,在玛曲境内,黄河水自东而西的流向,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独特风景。

  近两年,随着黄河上游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甘南州积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加强黄河流域非遗传承人培养、赛马大会等文化旅游项目,使黄河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弘扬和传承。

  和卓玛加布一样,华尔贡也是玛曲草原上的“名人”。区别只在于,他们一个是为了保护母亲河,一个是为了弘扬黄河文化。当地人说起华尔贡,他首先是著名藏族民歌弹唱非遗传承人,其次才是县医院的一名医生。长期以来,华尔贡在深入藏乡牧村行医治病的过程中,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民族艺术,使古老的民族弹唱艺术得到传承并迸发出新的活力。华尔贡表示,这些年在他编写的歌曲集里,很多都是在歌颂黄河、歌颂黄河养育的各族儿女。他就是要尽个人所能,把优秀的黄河文化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黄河宁,方能天下平。正是基于这样的保护理念,甘南州结合州情实际,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实践,不断强化上游意识,加大黄河水源涵养的保护力度,走出了一条甘南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自2015年开始,先后实施了黄河甘肃玛曲段防洪工程项目,使黄河干流的防洪能力明显增强。2018年,集水温、溶解氧PH、总氮等9项检测指标的黄河国控玛曲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运营,为黄河区域的水质检测和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2019年底,甘南州邀请省内外专家进行现场调研后,在玛曲召开了专门会议,提出将坚守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两条主线,持续推进全域无垃圾环境革命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擦亮生态底色,优化生态保护、农牧业生产和城镇发展三大空间布局,全面推进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四大流域系统治理,加强重点流域水体保护,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守护好青山绿水,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6月30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五年,甘南州将坚守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这两条主线,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这个重大国家战略,紧扣“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推进“一源区、二主线、三空间、四流域、五重点、六产业”的发展战略,构建甘南生态特区和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国家级示范区,坚守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两条主线,优化生态保护、农牧业生产和城镇发展三大空间布局,全面推进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四大流域系统治理,落实好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和黄河文化建设五大重点任务,发展好循环农牧、文化旅游、节能环保、藏中医药、通道物流、数据信息等六大生态产业,切实落实生态保护与修复、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和黄河文化建设等五大方面106个、总投资2124.29亿元的项目规划,编制和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筑牢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安全屏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甘南落地生根。

  亚洲最大的天然草场,溪流众多的阿万仓湿地,乔科沼泽地,河曲马场……随着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甘南藏区正在“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这个金子招牌的映衬下,逐渐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平凉灵台:多措并举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平凉灵台:多措并举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 平凉静宁:基层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入人心 平凉静宁:基层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入人心
  • H5|红星耀陇原 永远跟党走 这些红色故事要知道 H5|红星耀陇原 永远跟党走 这些红色故事要知道
  • 近物所刘杰研究员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 近物所刘杰研究员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
  • 省市企合作共建 兰州南二环高速等三条公路将率先建设 省市企合作共建 兰州南二环高速等三条公路将率先建设
  • 甘肃启动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 甘肃启动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
  • 兰铁局“五一”加开列车281列 预计发送旅客183万人次 兰铁局“五一”加开列车281列 预计发送旅客183万人次
  • 一群斑头雁在海子湿地草原嬉戏觅食 一群斑头雁在海子湿地草原嬉戏觅食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平凉灵台:多措并举让党史学习教育“飞
2   平凉静宁:基层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
3   甘肃临夏发生泥石流冲入隧道险情 公路
4   中国生物首批“甘肃造”新冠疫苗批准上
5   甘肃首届“工人发明家”“职工发明之星
6   书写敦煌文化精粹 传承丝绸之路精神—
7   新华全媒+|“死亡之海”旁 他们在沙海
8   白银市2021年“4·23”世界读书日暨全民
9   短期内 河东大部降水天气仍将持续
10   永登福山村降雨量最多
11   兰州市污水处理监管中心:24小时值守疏
12   兰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针对强降水发布提
13   张掖肃南“三举措”织牢贫困群众返贫致
14   张掖高台:特色产业挑大梁 夯实农民致
15   张掖临泽实施人才项目助推凹凸棒石产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