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丝路金腰带 陇上兰渝行】木寨岭上的年轻人
新华网兰州11月27日电(苏燕平)听不见火车声的时候,杨红梅总会觉得这一天少了点什么。
两年前,走出大学校门的杨红梅一脚就踏进了位于群山环抱的木寨岭,成为了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陇南工务段漳县桥路工区的一名桥隧工,开始了常年与隧道“打交道”的生活。
初来乍到,满目的荒凉曾让杨红梅“心凉了半截”,但这只是开始。一年有三百多天的日子,她和工友们不仅要与荒凉为伴,而且要面对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杨红梅所在的工区主要负责木寨岭隧道日常安全维护,这里海拔2432米,是兰渝线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全线地质条件最差的隧道,暴雨、暴雪等自然灾害频发。
木寨岭隧道。(宋佳龙 摄)
自从兰渝铁路开通后,像杨红梅一样,从四面八方来到木寨岭常年驻守在这里的青年铁路职工有二十余人,他们的平均年龄26岁,养护维修这座重要隧道的任务,也就落在了他们身上。
木寨岭隧道地质复杂特殊,需要工区职工们的“特殊照顾”。每个月,他们都要对木寨岭隧道重点区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道路崎岖,大多数时候只能步行,每次至少6公里。
“90后”工区班长石小刚介绍,隧道内渗漏水、隧道裂纹、消防设备、排水设施等都是必检项目,“不敢有一丝松懈和马虎,遇到难题我们查阅施工图纸,认真分析病害规律,不放过每个细节,认真做好隧道检查维修,确保隧道设备安全稳定”。
冬季,木寨岭滴水成冰,最低气温能降到零下二十多度,道岔应急除雪和隧道打冰便成了职工们的“家常便饭”。
他们要在3小时的窗口作业时间内,一边进行除冰,一边将清理的冰渣利用人工和小推车运到安全地点。一次作业下来,负责背运冰渣的人员能来回十几趟,负责小推车推运的能拉上二三十趟。
工区职工进行除雪操作演示。(苏燕平 摄)
尤其是遇到雪天的时候,职工们的任务就更繁重了,需要不分昼夜应急扫雪。“有时一夜能紧急扫雪三四次。”今年25岁的桥隧工吴俊衡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尽管工作辛苦,但是他却品出了甜,“能够确保道岔正常运转、列车运行安全畅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为此感到自豪”。
作为工区唯一一名女职工,杨红梅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特殊,“在这里,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与铁路日夜相伴,杨红梅最初的心理落差也渐渐消失。“刚开始觉着火车声吵。”她说,后来听到火车行驶的声音,感觉心里十分满足,“因为铁路的畅通和安全运行有我的一份贡献”。如今,每天晚上杨红梅都会枕着火车声入眠。
木寨岭上,无悔的青春闪闪发光。(完)
相关新闻
- 2020-11-26农特产品“走出去” 生活物资运进来 兰渝铁路为山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 2020-11-25兰州东川铁路货场发货超35万吨
- 2020-11-25“高铁带货”成为新时尚 “双11”电商黄金周期间兰州铁路共发送货物770.8吨
- 2020-11-24“发现最美铁路·丝路金腰带 陇上兰渝行”网络宣传活动启动
精彩推荐
- 甘肃省举办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 【中国的脱贫智慧】全部脱贫摘帽!甘肃交出优异扶贫答卷!
- 【中国的脱贫智慧】以数为证!陇南脱贫智慧来了!
- 《兰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项规定》出台 教师不能把批改作业的活交给家长干
- 唐仁健在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强调 提速度 育爆点 扩链条 聚要素 笃定干 加快把十大生态产业打造成甘肃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
-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 研究提出我省贯彻意见 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 2020“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年度论坛在兰州大学举办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报告会在兰州新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