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新闻学子国庆采风万里行】一场婚礼折射出来的时代变迁
2020年10月5日,是我的姐姐于璐和姐夫陈宇飞结婚的日子。四点的郑州,太阳还未升起,温度低得让人打颤,我和爸爸妈妈顺着路灯赶到了姐姐家。“还是家里暖和!”爸爸边说边搓自己微凉的手。
婚房 刘展宏拍摄
屋内一片喜气。房间的墙壁、门上、电灯开关处等地贴上不同形状大小的喜字,在灯光的映照下愈发喜庆和热烈,床铺正左方放着贴满喜字的梳妆台,被子与枕头都锈着鸳鸯,而床上放满了花生,桂莲与红枣,显得婚房温馨而喜庆。姐姐和阿姨早已穿上了精心准备好的礼服,忙着在梳妆台前让化妆师给他们盘头化妆。
上午9点左右,由六台颜色一致的轿车组成的迎亲车队到了姐姐家,其中用各种鲜花装饰的首台花车显得格外醒目漂亮。放花筒、发红包、背新娘上花车等规定程序结束后。车队徐徐开动,朝喜宴酒店驶去。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有请新贵人入喜堂。”司仪声音一落,新郎踏上红地毯,他身着红色长袍马褂,脸上带着止不住的笑意。事后,姐夫告诉我说,他当时紧张的不知道要先迈哪只脚,之前烂熟于心的稿子也忘了个七七八八,只有看到姐姐的时候心里才踏实些。
婚礼有条不紊地推进。新人入喜堂、新贵人出阁、叩拜父母、迈火盆、跨马鞍、挑盖头……每个环节,都在众人欢声笑语的陪伴中完成,一切都洋溢着喜庆欢快的氛围。
“现在的孩子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啊!”
10月5日,也是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我问爸爸,你和妈妈结婚的时候,和这一样吗?爸爸微微摇着头说:“我和你妈妈结婚时很简单。当时,找了几个朋友,骑着自行车,从姥姥家把妈妈接来了。妈妈穿的新婚衣服,也是在市场上买的很便宜的那种。爸爸的一位同学担任司仪,中午请一些亲戚和朋友在就近饭店吃了喜宴,婚礼就结束了。哪像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结婚我们有条件讲究啦!”
妈妈也接过话茬:“当时,为了买一件称心的新衣,多花了十几块钱,你爸爸都心疼的不得了。家具都是自己买木料,请一些木匠做的。添了一台老式电视机,算是最奢侈的嫁妆了。现在的孩子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啊!”爸爸妈妈说完,两个人对视一笑,眼中显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
婚礼现场 刘展宏拍摄
从“三转一响”到“有房有车”
抱着好奇心,我又去问了奶奶。奶奶告诉我说,“那时候没有婚礼,没有婚服,没有嫁妆,我和你爷爷请亲戚朋友来家里坐坐,买了些花生、糖果、苹果,就算结婚了。”回忆起当年结婚的情景,奶奶喜笑颜开。婚后,爷爷奶奶租住在不到二十平米小屋里,一张床、一张桌、一床被,就是全部家当了,虽然清苦,却也幸福美满。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结婚最流行的礼品就是《毛泽东语录》和毛主席塑像,婚房里常摆的生活用品是铁皮暖壶、搪瓷盆和缸,而“三转一响”则是当时老百姓对生活的最高追求,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婚礼已经变得丰富多彩,婚纱影楼、婚庆公司遍布大街小巷,婚纱照、花车、礼服、酒宴逐渐成为婚礼必备元素。步入21世纪,随着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婚礼仪式越来越隆重,“有房有车”是大众认可的婚礼“标配”。
奶奶、父母和姐姐三代人婚礼的变迁,代表的一个时代的缩影。从单车时代到高铁时代,从复古到环保,这正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具体而微的展示。社会在不断前进,它总能够让我们站在时代新起点,去拥抱无数的未知与变化,无畏无惧,迎接未来。
文字/图片:刘展宏
指导老师:韩亮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韩亮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