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要素资源 创新运营机制——甘肃省持续完善特色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体系
本网记者 程健 文/图
近年来,甘肃坚持把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的重点工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实现“错峰”销售“卖好价”的关键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在农产品保鲜、议价、销售、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科学施策 规避销售难题
为补足产业发展短板、提升特色农产品议价定价能力、防范滞销卖难市场风险、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甘肃省按照“三个聚焦”的原则,科学布局、整省推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明确了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目标任务、责任主体、资金筹措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配套政策。
据了解,今年以来,甘肃省在贫困地区新建项目887个,新增储藏能力 43.5万吨,对未摘帽县需求实施了全覆盖,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仓储冷链体系得到了极大改善。
特别是针对花牛苹果品质好但易糖化,采摘后必须迅速入库保存的问题,今年在天水市和陇南礼县花牛苹果主产区新建保鲜库117座,新增储藏能力近10万吨,极大地提升了议价定价能力。目前,花牛平均收购价格4元/公斤,较去年上涨66.7%。
合力推动 确保建设进度
为高质量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提供保障,甘肃省委省政府将冷链设施建设列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和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补齐短板的8个重点推进专项之一,千方百计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形成了项目资金补助合作社建、扶贫资金投入主管部门建、帮扶资金支持扶贫公司建、社会资本投资市场主体建等四种投融资及建设模式。
同时,省农担公司与农行、工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符合条件的建设主体提供融资服务,为审批通过的贷款申请人提供免费担保,实行了“应担尽担”。
另外,开展了多层次技术培训,实现全部项目市县管理、技术人员和建设主体培训全覆盖。通过建立动态管理、督导通报和约谈制度,形成了逐级衔接、层层接力、逐级细化、环环相扣、齐抓共管的建设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果蔬保鲜库4433座,储藏能力达到533万吨。
创新机制 充分释放效能
近年来,甘肃省在坚持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带农惠农机制,提升鲜活农产品应急保障能力,确保了农产品运得出、供得上。
一方面,通过重点扶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和村一级建产地田头保鲜库等方式,形成了功能完善的产地市场销售网络体系,实现了错峰销售,使采摘期特色农产品实现均衡批量有序上市,降低和化解了由于农产品集中上市造成短期市场供需失衡和价格下跌的风险和压力。
另一方面,通过保鲜库主体为农民合作社的模式,有效组织农户开展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以统一储藏和销售,直接对接销售端等方式,提高了自身的议价能力,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打造了标准化、高质量果蔬产品直销模式,提高了供应链整体盈利水平。
可以说,通过建设保鲜库,特色农产品保鲜保值和议价谈判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滞销风险得到了有效化解,有力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
相关新闻
- 2020-09-29全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现场会在天水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