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馍”小伙“转型”记
原标题:“蒸馍”小伙“转型”记
记者 梁璐
2015年,刚满18岁的回族小伙米红军放下他在兰州蒸了五年的馒头生意,回到老家平凉,决定自己创业。
一个周末,儿时就有过收兔、卖兔经验的他走进了以前常逛的狗市,花220块钱拎回7只兔子,腾出一间窑洞,开启了散养模式,踏上了在家乡崆峒区上杨乡小岔村的致富路。
养殖需要脚勤心细脑瓜灵,米红军都做得到。窑洞里的兔子越养越多,小伙心一热,搞了两次“扩大规模”。不料,却以失败而告终。
损失了100多只兔子后,他总结出了不少经验:“不能散养、不能喂草……因为不可控因素太多。要想养好兔子就必须用成品饲料搞笼养,做好科学管理。”
“我就不甘心!”还想养兔,但是缺钱。米红军去工地打了40多天混凝土,挣了点钱继续回家引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他就联系到了兔饲料来源。
2017年,眼看订兔的农户越来越多,米红军在“快手”当起了“主播”带货。他说:“通过这个平台我认识了很多养兔的朋友,现在每晚我都会看网友的直播视频或养兔作品,学习交流养兔知识。现在,我的兔子大部分销往四川、重庆,有的也卖到静宁、灵台,剩下一小部分卖给本地王家山、峡门沟周边养兔老乡。”
2018年,米红军拿到了某兔饲料的甘肃省总代理,形成了自己的养殖发展“产业链”。可是他说:“兔养顺了,人却闲了,这可不行。”他看着家里的牛棚,又打起了养牛的“算盘”。
贷款15万,养牛14头,牛得了口蹄疫,他赔了近8万。“当时感觉天塌下来了,哭不出声来。但是亲友们都来开导我,再加上从2016年开始我爸搞养殖得到不少政策帮扶,像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暖棚建设补助……我就想,政策这么好,养牛肯定没错,我一定能翻身!”
他又添了13头牛。
这一次,米红军的算盘没打错。长壮了的牛卖到了周边的屠宰场和个体户,母牛和牛犊也享受到了基础母牛、见犊补母政策补助资金。
他还清贷款、有了积蓄,于2018年成立起了自己的肉兔养殖场。去年,他收到了扶贫干部送来的12公斤青贮玉米籽种,还拿到了1万元“五小”产业补助资金……年底,米红军算了一笔账:养殖产业总利润达到了8万元。
如今,曾在养殖管理不科学上吃过亏的米红军更加追求正规化管理。除日常打针防疫、人工授精、兔舍牛棚清扫等基本管理外,他还常去外地取生意经。他相信,“生意要做正规了,路子才能活。”
“咱养的兔是商品代,属于代数低的。外地的大企业兔舍、农具都是新式的、现代化的,他们专门养曾祖代、祖代、父母代这种代数高的兔子,品质更纯、价值更高,一只好的可以卖到上万块钱。”米红军补充道,“我的基础母兔有300只,像四川、山东、河南一些规模化养兔企业种兔都上千了,如果咱们有场地,完全可以实现规模化养兔!”
去年7月,上杨乡政府在米红军养殖产业的基础上成立了集养兔、养牛、养羊、种花椒于一体的鸿森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里的4家贫困户入股,为形成全乡规模化养殖产业打下了基础。
最近,乡里的扶贫干部又带来了好消息:“乡政府计划在新庄湾村修一个大型养殖小区。”这给一心想搞现代化规模养殖的米红军又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如今,23岁的米红军“麾下”已聚集了3000只兔子和30头牛。他的新目标是:“万只兔,百头牛,开启真正的现代化养殖,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相关新闻
- 2020-08-05电商达人的创业致富路
- 2020-06-22平凉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2亿元
- 2020-06-09平凉市全力促进城乡群众就业创业
- 2020-04-23关于举办平凉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初赛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