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甘南藏着如意“小金窝”
甘南州临潭县内的大山深处有一座小城镇,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这座名为冶力关的小镇凭借着互联网所带来的优势,打造了独具甘南特色的旅游文化“小金窝”。
网红直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说它已经司空见惯,那么“互联网+网红+旅游+美食+扶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不免会让人眼前一亮。
冶力关镇位于甘南州临潭县东北部莲花山下的冶木河畔,距离县城105公里,四周山峦环伺,中部为冶木河谷地。冶力关镇气候温和,是甘肃省著名的避暑圣地。这里景点众多,天下第一卧佛就横卧在冶力关镇。
顺着冶力关镇的冶木河大桥往北大概十分钟的车程,有一个占地面积约21亩的扶贫车间,它提供酒店餐饮培训、导游培训和网红直播培训,帮助当地居民学习手艺技术,增加收入。扶贫车间里有一座“如意甘肃”的网红孵化基地,位于“甘南乡村振兴大讲堂”楼内,从正门进去一眼便能看到写着“如意甘肃”四个大字的标示牌。
冶力关镇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盛夏旅游小镇,近年来旅游产业蒸蒸日上。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这个时节里本来应该人山人海的景区却显得冷清。沿着冶木河大桥往西北角去的路上,农家酒楼环街林立,但路上的行人却寥寥无几,偶尔有几个镇里的居民在路边说笑聊天。
冶木河往西北角的一条街道 张沁/摄
驾车从游客服务中心的冶木河大桥出发到扶贫车间只需要十分钟,扶贫车间工作部的负责人康成杰说:“酒店和旅游的两栋培训楼,只用了大概75天的时间就基本建设完成,这是冶力关扶贫车间建设的一个奇迹。”这些逐步成型的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及乡村振兴实践大讲堂,依靠的是疫情期间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才有现在的成果。
“我们在这里已经工作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正在做屋内装饰最后的收尾工作。”在一座甘肃数字展览馆的施工现场内,一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室内的装潢工作。
扶贫车间里的酒店培训基地、旅游培训基地、网红直播孵化基地已经建设完成,基地的基础设施全部准备齐全,有的已经投入了试运营培训阶段。在酒店培训基地的中餐实训室,学员们不仅要学习做菜的理论知识,还要跟着大师傅进行现场的实操练习。今天学员们练习做的菜品是水煮肉片。“虽然我的年纪有点大,但还是要多学习一些做菜的基础理论知识。”一位学员正在厨房对面的学习室内耐心地抄写着黑板上罗列的做菜步骤。
酒店培训的学员正在抄写做菜知识 张劲松/摄
在旅游培训基地的二楼展览厅内,四周墙上挂着甘南州七县一市的风景区和风土人情的展示牌。大厅中间,一幅崭新生动的甘南州三维立体地图格外显眼,“山脉”和“河流”之间立着写有名称的小卡片,地图周围是景区图片和文字介绍。这间展览厅像一本甘南地区景区旅游宝典。
甘南州三维立体地图 张劲松/摄
“如意甘肃”网红直播孵化基地开拓了“互联网+网红+旅游+美食+扶贫”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在它的网络直播实战训练营内,旅游观光、美食分享和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深度推广。通过网络直播间,学员们可以把甘肃省各个地区的旅游景点向网友进行充分展示,通过主播的解说,冶力关各大风景区的风貌特点徐徐呈现。之前由于疫情原因造成的游客数量下滑,已经由另一种新兴的方式来重新迎接游客的“到来”。
网红直播的休息室 张劲松/摄
网红直播孵化基地内已经搭好了十七个分属甘肃各地区的网红直播间。房间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精美的小卡片,上面描述的是甘肃每一个地区的旅游景点和民族风俗,充满清新气息的直播间里,每一处都有地方特色浓郁的符号设计。在专属兰州的直播间内,兰州牛肉面、兰州太平鼓、中山桥、白塔山等城市符号一应俱全。这些带有甘肃各个地区符号印记的房间设计可以帮助进行培训的老师以及学员进入直播状态。康成杰说:“对学员进行培训的老师大多是当前的网络红人,他们基本都是甘肃本地人,已经为这次直播培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以为没有经验的接受培训的学员提供现场指导。”
网红培训直播的房间——兰州专场 张劲松/摄
这些网络红人基本都是抖音和今日头条知名的视频博主,他们拥有丰富的视频直播经验。在他们主页的作品中,介绍的是甘肃各个地区的美食文化、风土人情和特色风景,还有他们分享的音乐节目和有趣搞笑的小故事。这些网红博主颇有名气,抖音的“DJ王师傅”拥有42.1万粉丝,头条的“渺渺看世界”有34万粉丝。有了这些网红博主当“老师”,网红直播孵化基地的学员们在推广文旅产品以及直播带货方面也变得得心应手。甘南有名的特产如牦牛奶酥油茶、牦牛肉干、蕨麻人参果和临潭猴头菇等借此搭上了网络直播售卖的快车。
谈到这个网红直播孵化基地给当地扶贫带来的变化时,授课老师网红阿娟介绍说:“首先它可以带动自媒体推广农产品,实现村村有网红,村村有主播。其次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年轻人可以利用学到的自媒体知识推广家乡的旅游产品,让山里的‘土疙瘩’变成城里喜欢的‘香饽饽’。”来自今日头条的老师,网络达人袁鹏说:“这个网红直播孵化基地对于村民来讲有个好处,它结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运行方式,通过强曝光,把甘南当地的旅游特色和名胜景区推广出去,利用新式传播方式让所有人都知道甘南这个地方,慢慢打响它的知名度。”
康成杰说:“冶力关镇的扶贫培训基地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扶贫车间的认识。扶贫车间不仅仅是当地特色产业的工业化制作群,也是一种扶贫思维的创新。”扶贫车间宣传部的负责人李晓华也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培训让当地居民从旅游产业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紧跟网络直播发展的黄金时期,打造专属甘南地区的‘旅游+直播’的新型模式,让甘南州数不清的旅游资源成为当地民众致富的‘小金窝’。”
冶力关镇的扶贫车间在利用互联网提升当地居民收入的过程中正在进行着先锋实验。脱贫攻坚与互联网思维结合,为城镇扶贫带来新思路,也为甘南地区旅游生态业的发展注入人文创新活力。
冶力关扶贫车间基地 张劲松/摄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王君玲、郭翠玲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