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脱贫攻坚

林果产业富乡亲 ——来自秦安县扶贫一线的调研报告

20-08-24 08: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吕庚青

  原标题:林果产业富乡亲

  ——来自秦安县扶贫一线的调研报告

  妇女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实现了就业。

  秦安县中山镇百万蛋鸭养殖基地养殖员掩饰不住收获的喜悦。

  秦安县五营镇邵店村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油桃喜获丰收。孟捷

  秦安县刘坪镇万亩桃园桃花盛开。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邱暄美 谢志娟 崔亚明 白永萍

  “桃王”:22900元,“桃后”:21800元!

  8月12日,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秦安县第四届蜜桃鉴评会上,13家企业经过多轮激烈竞价,秦安蜜桃的“桃王”“桃后”均拍出高价。

  正是秦安蜜桃上市的季节,香甜的蜜桃为果农们带来甜蜜的生活:全县10.25万亩桃园,蜜桃预计产量达17.2万吨,产值4.45亿元。

  这累累收获的精彩文章,早在春天已经浓墨“起笔”。春暖花开时节,秦安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将一年一度的桃花会开上了“云”端。以“花”为媒,借力电商,发展“云+”经济,秦安林果产业的美誉度与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秦安县紧贴县情实际,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大力培育以蜜桃、苹果、花椒等为主导的“六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设施养殖、林下套种药材等“短平快”增收产业,着力打造“八大果椒生产区”,多元富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的目标,全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2月,秦安县整体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林果经济 秀了山川富了乡亲

  四月的秦安,山山峁峁盛开着桃花、苹果花、花椒花,美不胜收。

  刘坪镇何湾村的刘清凤在自家的桃园里疏花,不远处,高清摄像头一圈一圈地转动着,刘清凤疏花的一招一式都在网络上直播。“谁能想到,桃花也能赚钱;谁能想到,还没结出来的蜜桃就能卖钱……”刘清凤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刘清凤说,家里有3亩桃园,疏下的花每公斤能卖26元,桃子现在已经有人在网上问询着预订,再加上一亩半的苹果,今年的收成差不了。“贫困户的‘帽子’肯定能摘掉。”刘清凤非常自信。

  “把每年一度的桃花会开到‘云’端,本来是一种尝试,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不少农户的桃子早早预售一空。”刘坪镇镇长邵亮说。

  今年,秦安县根据实际开展以“云游美丽田园,欣赏桃花美景,预订秦安蜜桃”为主题的2020年“云上桃花会”,借力电商,发展“云+”经济,不到十天时间,秦安蜜桃预售金额达600.6万元,实现了宣传特色林果品牌与助力脱贫攻坚双赢。

  大力发展绿色林果经济产业,做到因人因户因村实施产业脱贫项目,让贫困户有能力走出困境,增强“造血”功能,秦安县尝到了甜头。

  2014年以来,秦安县新建以苹果、花椒为主的优质林果基地19.9万亩,实施果园提质增效14.95万亩,全县林果总面积达90.93万亩,总产量103.86万吨,总产值达33.61亿元,林果收入已成为秦安县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我们靠什么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靠我们的勤劳奋斗!”秦安县王铺镇师山村的唐旺萍一边麻利地打扫着院落一边说,“党的政策好,自己就要好好干,不等不靠,勤劳致富。”

  不等不靠的唐旺萍一家近年来一直打理着苹果园和花椒园。依靠这两项收入,家里几年前就盖起了砖瓦房,墙面上一溜儿贴着瓷砖,整洁又美观。

  “唐旺萍一家四口,整天忙出忙进干劲十足,一刻也不闲着。”省农垦集团公司派驻师山村第一书记陶星宇说,唐旺萍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尝到了甜头,女儿去年考上了大学,今年家里还谋划着再新栽几亩花椒,日子越过越红火。

  林果产业是师山村的支柱产业。全村耕地面积2356亩,其中栽植苹果600亩、花椒580亩。目前,苹果、花椒全部进入盛果期,全村脱贫支柱产业基本成型,群众收入大幅提高,脱贫质量稳固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产业夯实了,脱贫的脚步更稳健。

  和师山村相邻的邵庄村也铆足了劲发展林果产业。近年来,全村扩建种植花椒、苹果1000亩,形成了以花椒为重点的特色支柱产业。

  “农民想要依靠土地致富,关键要看怎么干。”邵庄村的李百丑是村里最早响应政府号召种植苹果和花椒的农户之一。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靠着一股子钻劲,几年下来,他成了远近闻名的“金剪刀”。

  “依靠林果产业,李百丑不但自己富起来,而且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乡亲们以他为榜样,积极发展林果产业,精心钻研种植技术,不少人都成了农民技术员。”邵庄村第一书记罗高峰说。

  夯实产业基础,乡亲们开始谋划产业和市场对接。一些村庄通过修建冷库、烘干车间、果汁加工车间等延长林果的销售期,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建设,让村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广。

  要想长久致富,必须有特色产业来支撑;要想持续发展,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兼顾。秦安县五营镇结合镇情实际,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五营镇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撂荒问题突出。针对现状,五营镇通过统筹谋划,在龙头山流域建设高标准的花椒产业生态示范区,栽植优质大红袍花椒,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果椒产业整体发展,受益人口近万人。

  发展林果产业,秀美了山川富裕了乡亲。

  秦安县始终坚持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林果产业全覆盖工程,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坚持“林果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突出特色”,大力发展以苹果、蜜桃、花椒为主的林果产业,先后在王铺、中山2个深度贫困镇和林果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的五营、陇城、千户、兴丰、云山等乡镇新建林果基地31万亩,构筑起川区蜜桃、浅山区苹果、山区花椒三大果品相互支撑互补发展的格局。秦安苹果、秦安蜜桃、秦安花椒均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为全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林下产业 群众收入更有保障

  为了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走得稳、走得实、走得远,秦安县在积极推进产业扶贫上谋创新、求突破,在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的同时,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生态建设,发展了一批“短平快”增收产业,林果主导产业和林下增收产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让群众的收入更有保障。

  秦安县中山镇中山村和郭箕村的山坳间,一座座拱形黑色养殖大棚错落有致,掩映在大片大片的果园之间,棚内30万只蛋鸭不但让当地村民大开眼界,北方缺水地区也可以养殖鸭子,而且也让他们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

  每天清晨5时左右,中山村53岁的李进忠就赶到养殖场,喂食、喂水、捡蛋、清理棚内卫生。李进忠2018年12月16日正式进入养殖场工作,这个时间他牢牢地记在心里。“这一天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到家里,也有不错的收入。”李进忠说,自己每天要照顾6600只蛋鸭,工作起来要有耐心,“有时候自个忙不过来,老伴也会来帮帮忙。”

  李进忠一家去年脱了贫,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生活越过越顺心。

  “这个蛋鸭养殖场就是典型的‘短平快’项目。”养殖场场长周波说,“养殖场投资少、收益快,不但可以弥补林果挂果前农户的收入,而且养殖场产生的鸭粪也可以为果园追肥,促进林果产业发展。”

  秦安县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发展“短平快”增收产业,累计为1.34万户贫困户落实产业配股入股资金2.61亿元,2019年落实到户分红资金1931.8万元,户均1442元。

  发展路径明确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更加宽广。一批多年在外发展的“能人”从中看到了发展机遇,纷纷返乡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2015年,中山镇佘王村的王佩应回来了!这个长期在南方经营袜子厂的老板在村里流转了1600亩土地,搭起了蔬菜大棚,探索一条设施农业发展之路。

  脆瓜熟了、西红柿熟了、辣椒也成熟了……王佩应掩饰不住地高兴。中山镇海拔高,气候寒冷,历来都以种植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王佩应回到老家建棚种菜,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带动乡亲们一起奔富路。

  “最多的时候,我们周边村子里有200多人在这里打工。”46岁的武英莲自去年年底至今一直在大棚里打工。疏花、摘叶、施肥,每个环节都烂熟于心。“离家近,中午还可以回家给孩子做饭。”武英莲没了后顾之忧。

  收入有了保障,同在大棚里打工的郭巧灵也铆足了劲,“今年要好好努力实现脱贫,和大伙一道过上好日子。”

  努力实现脱贫,每个人都铆足了劲。

  “花椒树下套种的万寿菊已经铺好地膜了,再过十来天就要下种了。”中午时分,阳光正好,中山镇肖渠村的王祥顺在地里思谋着今年的林地套种计划。“同样的花椒林地,现在轮茬套种万寿菊、金银花,每亩地的收益比之前套种洋芋能翻一番。”

  王祥顺依靠林下套种其他经济作物,这两年收益年年增加,脱贫没有任何悬念。“再过两年,花椒树到了盛果期,收成会更好。”想到今后的好日子,王祥顺笑容满面。

  “这两年,全县金银花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成为林果产业的有益补充。”王登科说。这位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一入春就一直忙着带领60多户合作社社员,新建一条金银花深加工生产线。“种植、加工结合发展,我们庄稼汉现在也开始考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了。”

  培育秦安特色“短平快”富民产业项目,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秦安县始终按照“产业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农民有收益”的原则,加快实施蛋鸭养殖和金银花、万寿菊、冬花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农民在短期内获得收益、增加收入,做到增加收益与培育“造血”功能相结合,确保产业持续发展,群众持续增收。

  金融扶贫 保驾护航脱贫之路

  2018年1月12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和秦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首个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在秦安县正式签约运作。秦安苹果披挂上了金灿灿的“盔甲”,从此有了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金融手段。

  2019年1月,被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为苹果期货交割仓库的秦安雪原果品公司,完成首次交割,秦安苹果销售开始探索由传统现货交易转向期货金融市场交易。

  苹果“保险+期货”项目,也让贫困户不用再担心自然灾害和价格下跌造成的收入减少。

  “农户购买价格保险,市场价格倘若低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目标价格,就可以获得差额补偿。”对于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秦安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2018年2月7日,苹果期货价格跌破每吨7000元,触发赔付条件,按照约定,投保农户可获得每吨1400元的赔付。

  2018年3月14日,甘肃首单苹果“保险+期货”理赔仪式在秦安县举行,20户贫困果农从保险公司拿到了总计10.64万元的苹果价格保险理赔款,户均赔付5320元。

  ……

  这些头一回和期货打交道的贫困户,切切实实享受到了“保险+期货”的实惠,他们因苹果市场价格下跌受到的损失得到了有效补偿。

  “心里踏实多了。”秦安县叶堡镇李坪村贫困户李永平说,2018年春天,家里2亩挂果的果园受了霜冻,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因为买了自然灾害保险,一亩地拿到了216元的赔付款。“现在种植果树,心里越来越有底了。”

  秦安县委副书记、县长程江芬说,近年来,秦安县大胆探索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深化银企对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在全省率先实施了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秦安县与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期货”合作协议,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为全省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农民稳定增收探索了新路径。

  苹果“保险+期货+金融”试点的成功,使秦安县的金融扶贫之路越走越宽广。

  记者手记

  用更好的生活为自己代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从春到夏再到秋,秦安的空气中总弥漫着花的香、果的甜。

  那香和甜,便是秦安自然禀赋中最重要的因子,也成为秦安人生活中最悠长的滋味。

  桃树、苹果树、花椒树初吐花蕊时,果农们就与市场“接上了头”,发展电商,提前预售,无缝对接;蜜桃初熟、苹果渐红,果农们又谋划错峰上市,借助冷库等延长销售期,主动掌握销售节奏。

  低头尽心尽力务弄林果,抬头想方设法对接市场。在秦安,脱贫攻坚不仅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已不满足以往的小打小闹,而是眼光更长远,紧跟市场,着手谋划产业发展,紧锣密鼓实施规模发展。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他们苦干加巧干,奋发拼搏,脱贫致富。

  近年来,秦安县紧贴县情实际,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基于县域特征,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做林果文章,发展富民产业、夯实创收项目、培训劳务技能,全县逐步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的格局。

  “我们靠什么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靠我们的勤劳奋斗!党的政策好,自己就要好好干,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秦安县王铺镇师山村的唐旺萍说的这句话,令人感动。她已经实现脱贫,但她没有停歇,“好日子还在前头,我们要用更好的生活为自己代言。”

  “用更好的生活为自己代言。”这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最好宣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关注陇南汛情】受灾者的救灾担当 【关注陇南汛情】受灾者的救灾担当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庄稼地里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庄稼地里的幸福生活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酒泉肃北:发展壮大绿色产业 打造魅力宜居城市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酒泉肃北:发展壮大绿色产业 打造魅力宜居城市
  • 【关注甘南汛情】齐头并进 应急抢险组全力抢通博峪至曲告纳灾区主干道 【关注甘南汛情】齐头并进 应急抢险组全力抢通博峪至曲告纳灾区主干道
  • 【关注陇南汛情】公路部门紧急抢修国道345线武都甘泉镇双沟村附近山体滑坡道路 【关注陇南汛情】公路部门紧急抢修国道345线武都甘泉镇双沟村附近山体滑坡道路
  • 【关注陇南汛情】陇南碧口公路段“会战”清除“拦路虎”:公路人身后是通途 【关注陇南汛情】陇南碧口公路段“会战”清除“拦路虎”:公路人身后是通途
  • 名单来了!定西市通渭县命名20个“书画采风摄影基地” 名单来了!定西市通渭县命名20个“书画采风摄影基地”
  • 视频|七夕除了恋爱,这件事还应该做好 视频|七夕除了恋爱,这件事还应该做好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漳县盐井镇:“四个助力”充分发挥乡土
2   漳县:山沟沟里建起“扶贫车间”
3   临泽:加强防汛备汛 筑牢安全防线
4   康县:稳妥推进灾后复工复产
5   靖远东湾镇:特色小镇添亮色 乡村振兴
6   灵台:东西携手奔小康
7   礼县罗坝镇:积极组织群众生产自救
8   高台:特色林果产业富农家
9   礼县:暴风雨中的“光明”守护者
10   礼县袁芳兰: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11   临泽:丰富旅游新内涵 培育旅游新业态
12   会宁翟家所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稳稳的
13   高台:玉米带穗青贮带来农企双赢
14   康县云台镇:党群合力撑起防汛“安全伞
15   武都驻村书记高志君:暴雨中的“最美逆
分享到